
南通中遠海運川崎便攜式焊接機器人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7月4日至7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在上海盛大舉行。南通中遠海運川崎主導并自主研發的便攜式焊接機器人,作為中遠海運集團和中遠海運重工重要參展產品之一在展會上精彩亮相,引起廣大客戶和業內人士關注。
便攜式焊接機器人
舉起手臂,找準定位,自動施焊。這臺僅重15kg的“mini”移動式焊接機器人,可單人輕松搬運移動、跨障或穿越現場人孔作業區域。一人可同時操作多臺設備作業,針對船舶施工現場空間小、作業環境復雜的情況,采用焊縫智能識別技術,自動快速尋找定位,焊縫識別精確度高達100%,燒焊成型美觀,無需打磨,而且靈活的機械臂可以在狹小空間內長時間連續工作,有效減輕人工高強度焊接作業。首批產品已在公司組立車間上崗。
“組立車間的分段裝配后,往往形成封閉空間,空間狹小,吊機進不去,人員作業困難。有了它們,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據項目組成員之一的劉俊杰介紹,為化解船舶制造過程中諸多封閉、狹小空間分段焊接難題,2022年,公司組織經驗豐富的項目團隊,專注于便攜式小型機器人的研發。經過一年半時間的攻堅,這款“定制版”國產便攜式焊接機器人便應運而生。落地應用后,獲得國家知識產權證書和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產品證書,填補了國內船用移動式焊接作業和機器人小型化應用領域的空白,對于有效緩解當下船廠普遍面臨的招工壓力,同樣具有積極意義。
與傳統的大型工業機器人相比,這款機器人具有人機交互、協作式、輕量化優勢,無需固定安裝,可輕松在不同生產區域和結構件之間移動,靈活便攜,操作簡單,“隨叫隨到”,在焊槍可達范圍內實現全自動移動焊接,將用工成本降低至原先的四分之一。此外,它還具備自感知和自決策智能化能力,能自動匹配焊接工藝參數,生成焊接路徑,并自動計算焊接補償值。其焊縫成形美觀、焊接質量穩定,焊接效率比人工提升至少50%。
近年來,南通中遠海運川崎踐行制造強國、交通強國的國家戰略,積極落實《推進船舶總裝建造智能化轉型行動計劃》,按照中遠海運集團和中遠海運重工相關規劃部署,堅持智能制造與管理創新雙輪驅動,自主研制并成功投產一批走在業界前沿的智能化生產線,初步建立起智能、高效、集約、精益的智能化造船模式,實現了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信息密集型企業的轉型,進一步推動了企業提質增效和管理提升,譜寫了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轉型升級和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