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公司紛紛避行紅海,集裝箱運價再度攀升
2024-01-08 13:04:10
來源:勞氏日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因形勢仍不穩定,馬士基暫時取消紅海航線。
更長時間的繞行航線導致運力減少,可用貨艙位減少,從而支撐運價。航運公司收取的附加費也增加了貨主的成本。
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顯示,集裝箱即期運價的漲勢有所回落。此前一周(即2023年最后一周)的漲幅高達40%。
該指數上周五上漲了7.8%,達到1896.65,目前比12月初攀升了近90%,自那之后曼德海峽的襲擊事件開始升級。
在12月初,亞洲至歐洲航線的運價還不到1000美元/標箱,現在已達到2871美元/標箱,而亞洲至地中海航線的運價也從1260美元/標箱上漲至3620美元/標箱。
Drewry世界集裝箱指數顯示,一個40英尺集裝箱(feu)的運價上漲了61%,達到2570美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了25%。
Drewry指出:“上海至鹿特丹的運價激增了115%,即1910美元,達到3577美元/feu。”“上海至熱那亞的運價上漲了114%,即2222美元,達到 4178美元/feu。”
運價上漲不僅僅出現在船只繞行非洲的主要亞歐航線上。
SCFI還顯示,不經過紅海的貿易線路也有漲幅,包括橫跨太平洋東行的運價上漲了8.7%,達到2775美元/feu。
船運公司的航線繞行導致耗費了更多運力,航程延長了10天,帶來了運價的上漲。迄今已有總運力約450萬個標箱的300多艘船舶從蘇伊士運河路線轉向其他航線。
盡管上周漲幅有所放緩,但在可預見的未來,預計運價仍將保持較高水平。
Linerlytica的分析師表示:“在接下來的六周內,由于運力仍將保持緊張,預計運價將在1月和2月保持較高水平。”
Linerlytica稱,目前12%的全球集裝箱船運能力被轉往好望角航線,而在最近胡塞武裝襲擊迫使馬士基再次停航紅海后,這一數字還將繼續上升。
“繞航將影響亞洲出發的可用運力,從今年的第四周開始,亞洲-歐洲和美國東海岸的運力在某幾周可能會有多達30%的降幅。”
Linerlytica表示,預計在接下來幾周里,運價會有進一步的漲幅,例如,達飛(CMA CGM)宣布從1月15日起每feu的FAK運費(全貨種均一運費)為3200美元。
Linerlytica表示:“由于從歐洲返航的船只延遲抵達,空航的增加將導致運力進一步收緊,尤其是從第四周開始。”
馬士基上周五確認,在安全形勢穩定之前,船只將不再穿越紅海。
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紅海)形勢在不斷發展,仍然非常不穩定,F有的所有信息都證實,安全風險仍然處于極高水平。”
“因此,我們決定所有原計劃穿越紅海/亞丁灣的馬士基船舶在可預見的未來將南下繞行好望角。”
該公司提出警告,持續的航線中斷可能會對供應鏈造成挑戰。
馬士基表示:“盡管我們仍然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找到一個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并且為此在全力以赴,但我們確實鼓勵客戶做好準備,應對該地區復雜情況持續存在,以及全球航運網絡可能出現的重大中斷。”
如《勞氏日報》早前報道,馬士基已經對預訂繞行航程的貨主征收了一系列附加費。
此外,對貨主的影響可能會持續到紅海航線恢復之后。
供應鏈管理咨詢公司Inverto的負責人Patrick Lepperhoff表示:“即使紅海完全恢復正常通行,航運公司的困難也將持續數月。”
“2021年(蘇伊士)運河阻塞了六天,打亂了地中海和北海港口的精確計劃,影響長達數月。這進一步加劇了集裝箱短缺問題,運價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
“航運公司已經開始推出額外附加費?蛻粢呀浉惺艿搅思t海停航的影響。”
與此同時,Jefferies證券分析師Omar Nokta指出,對于船公司而言,這種中斷有助于使供需失衡狀況回歸正常。
他說:“代表供應和需求平衡的船隊裝載率估計已從較弱的77%躍升至更強勁的88%。”
“這種突然的轉變導致了近期船舶供應緊張,運價飆升至遠高于船公司盈虧平衡線以上的水平。
我們預計近期即期運價將得到有力支撐,但預計隨著船舶調整以及增加更多的可用船舶,供應緊張局面將減輕。然而,鑒于整體的航線中斷情況,我們認為運價可能會高于之前的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