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航紅海的“兩面”:馬士基南下改道,達飛增船穿越
2024-01-06 20:35:19
來源:海運圈聚焦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由于安全威脅持續存在,馬士基復航紅海的計劃暫時擱置。
1月5日,馬士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紅海局勢不斷變化,仍極不穩定,F有情報均證實,安全風險仍處于顯著上升水平。公司決定在可預見的未來,所有途經紅海/亞丁灣的馬士基船只將改道南下,繞航好望角。
此次官宣宣告了馬士基首次復航紅海的失敗。12月24日,隨著美國牽頭啟動的“繁榮衛士行動”運行,該公司宣布恢復紅海和亞丁灣通行,并于四天后公布了重返紅海的首批59艘集裝箱船名單。然而,由于“Maersk Hangzhou”輪在24小時內兩度遭也門胡塞武裝襲擊,馬士基被迫再次暫停通過紅海的所有集裝箱運輸。
馬士基稱,希望通過暫停途經紅海/亞丁灣的航程,為客戶帶來更多的一致性和可預見性,盡管改道會帶來相關延誤。此前針對紅海/亞丁灣附近受影響船只征收的運輸中斷附加費 (TDS)、旺季附加費 (PSS) 和緊急附加費 (ECS) 仍有效。
事實上,馬士基并不是唯一一家報告因紅海局勢不穩定,船只無法通過的航運公司。赫伯羅特(Hapag-Lloyd)也于 12 月 21 日開始改道,同時其稍早時證實,團隊將于 1 月 9 日(星期一)再次審查紅海局勢,自上月開始調整船只航線以來,公司立場目前沒有任何變化。
赫伯羅特一位發言人接受采訪時表示,12 月 18 日至 31 日期間,25 艘船舶的改道給公司造成了巨額損失。根據地區的不同,航程可能會延誤一到三周。
克拉克森截至1月3日數據顯示,自 2023 年11月中下旬以來,共有約309艘集裝箱船(約 400萬TEU)被確認繞道好望角,約為12月21日約155艘集裝箱船(190萬TEU)的兩倍多。
蘇伊士運河承載著全球大約三分之一的集裝箱船貨物,而在非洲南端改道的船舶預計每次亞洲和北歐之間的往返將額外花費高達 100 萬美元的燃油費用。
成本的上升引發了對通脹再度抬頭的擔憂,尤其是在歐元區。
由于運輸成本上升,高盛周五將 5 月份歐元區核心通脹預期從 2.2% 上調至 2.3%,并表示,長期將貨物從紅海改道可能會導致通脹效應更大。
高盛在與大流行時期進行比較時表示:“我們的股票分析師預計,由于船舶供應增加,并且不會因封鎖而導致港口擁堵,此次沖擊不會像 2020-22 年那樣嚴重或持續時間太長。”
不過也有船公司采取不同策略。法國達飛集團(CMA CGM)昨日表示,將繼續派船通過紅海和蘇伊士運河,并逐步增加重返蘇伊士運河和紅海航線的船只數量。
達飛的復航計劃始于12月底,1月初曾遭到胡塞武裝威脅。1月3日,胡塞武裝發言人在電視講話中稱,達飛旗下集裝箱船“CMA CGM Tage”輪在紅海無視警告后遭到襲擊。達飛隨后否認了該襲擊,并稱船舶未發生任何事故,當時“CMA CGM Tage”輪正通過紅海駛向埃及蘇伊士運河北部亞歷山大港。
為應對紅海危機,12月19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訪問中東期間宣布了美國主導的“繁榮衛士”行動計劃,據稱目前已有20多個國家加入。但隨著近期多艘商船在紅海遇襲,“繁榮衛士”行動能力遭到質疑。
胡塞武裝“最高革命委員會”主席穆罕默德·阿里·胡塞周五接受BBC采訪時表示,任何參與美國領導的紅海聯盟的國家將失去海上安全,并成為襲擊目標。
這意味著紅海危機可能進一步升級。
1月3日,美國曾聯合澳大利亞、巴林、比利時、加拿大、丹麥、德國、意大利、日本、荷蘭、新西蘭、新加坡和英國等12國向胡塞武裝發出了最后通牒,要求該組織停止襲擊,否則將遭到軍事打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