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船協第五屆第十六次常務理事會成功召開
2024-01-16 11:29:13
來源: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1月15日,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第五屆第十六次常務理事會成功召開,會上發布了2023年度船舶工業主要數據,介紹了2023年中國船舶工業發展的有關情況,推介了新書《中國工業史·船舶工業卷》。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常務副會長吳強出席。會議由秘書長李彥慶主持。
中國船協在會上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造船完工量423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1.8%;新承接訂單量712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6.4%;截至12月底,手持訂單量13939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2%,中國也成為唯一一個三大指標實現全面增長的國家。
2023年船舶工業經濟運行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主要指標全面增長,行業跑出復蘇加速度。全年造船三大指標均呈現兩位數增長,新接訂單量按修正總噸計算,創2008年以來新高;船舶行業收入利潤持續改善,1-11月,主營收入利潤率突破4.1%,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1-11月,船海產品出口金額大幅增長21.4%,推動我國重點機電產品出口止跌企穩。
市場份額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大幅提高。三大造船指標國際市場份額分別為50.2%、66.6%和55%,均位居世界第一,并且首次全部超過50%;我國分別有5、7、6家造船企業位居世界造船完工、新接訂單和手持訂單前10強,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造船三大指標位居全球各造船集團之首;船舶企業建造效率大幅提升,全年交付20艘全球最大24000箱超大集裝箱船,年交付6艘LNG運輸船創下中國造船業新紀錄。
船海產品全面突破,實現品種全譜系發展。全球18種主要船型中,我國共有14種船型新接訂單位列全球第一,其中,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和汽車運輸船新接訂單量分別占全球總量的79.6%、72.1%、47.8%和82.7%;一批新型深遠海大型風電安裝船和深遠海養殖裝備、浮式生產儲卸油船(FPSO)實現批量交付,全球最大3500噸自航自升式海上風電安裝平臺開工建造;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正式交付運營,標志著我國已形成船海產品全譜系總裝建造能力。
綠色轉型全面提速,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LNG、甲醇動力綠色船舶訂單快速增長,氨燃料預留、氫燃料電池等零碳船舶訂單取得突破,新接綠色動力船舶訂單國際份額達到57%,實現了對主流船型的全覆蓋;內河船舶綠色化、智能化發展取得突破,全球最大700箱純電動集裝箱船,全球最大5400馬力純電拖輪,國內首艘500千瓦氫燃料電池動力船“三峽氫舟1”號等裝備研制完成投入使用。
新聞發布會后,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召開了第十六次常務理事會議,對國際國內市場進行了研判,總結了2023年工作,部署了2024年工作重點。會議還審議了新成立專家委員會、職業教育委員會和標準化分會負責人變更等議題。
秘書長李彥慶代表中國船協向大會匯報了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2023年度工作情況,他強調,在中國船舶工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主要指標全面增長的背景下,一年來,中國船協堅持把推進主題教育作為自我提升和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以飽滿的熱情、負責的態度,高效地履行了行業協會加強政策溝通、服務行業、響應會員和聯通國際的職責,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果。
常務理事會同期,還舉行了《中國工業史·船舶工業卷》新書發布暨贈書儀式。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中國工業史》編委會辦公室主任高家明和中國船協會長郭大成為新書發布揭幕。中國船協會長郭大成向船舶工業高校、職業學校和省市船舶行業協會代表贈送了《中國工業史·船舶工業卷》。
中國船協會長郭大成在總結講話中表示,2023年,船舶行業取得了非凡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特此向全行業同仁們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謝。他強調,根據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今后一段時期的經濟形勢的基本判斷,船舶行業要注意加強形勢研判,防范“產能擴張”和 “交船難”等可能存在的各類風險。他指出,要加快行業均衡發展,高度重視本土供應鏈的培育和國際配套與維護網點的建設,有效控制配套產品采購周期,降低工程成本。郭大成講到,全行業要重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未雨綢繆應對好勞動力短缺可能對行業帶來的沖擊。全行業既要從自動化、智能化等方面加大投入,也要從改善勞動環境、提高薪資待遇、提升員工技能水平等方面努力,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船舶行業。郭大成還提出,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結合《中國工業史·船舶工業卷》的出版,進一步做好船舶行業發展史的宣講工作,使大家了解船舶行業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巨大成就,總結成功經驗,提煉精神內涵,進一步助力船舶行業高質量發展。
會議采取會現場和網上將結合的方式召開,北京地區常務理事單位現場參會,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人民網、光明日報、中國日報、經濟日報、新華社、中新社、中國工業報、中國船舶報等新聞媒體的記者在主會場出席了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