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海對船襲擊繼續,運價、通脹齊升?
2024-01-25 18:20:40
來源:海運圈聚焦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胡塞武裝對穿越紅海船舶的襲擊仍在繼續,有航運機構預測二月初運價將進一步上漲,引發了西方國家對通脹上升的擔憂。
#1 對船襲擊繼續
1月24日,英國軍方表示,周三,一艘穿越也門曼德海峽的船只附近發生爆炸,但沒有人員傷亡的報道。尚無任何組織聲稱對此次襲擊負責。
英國海上貿易行動部(UKMTO)證實,爆炸發生在距離船只約 100 米處,但沒有造成任何損壞,船員安全。
在該報告不久后,馬士基在一份聲明中證實,“Maersk Detroit”輪和“Maersk Chesapeake”輪成為了胡塞武裝最新襲擊目標,但船只和貨物安全無恙。
央視新聞報道稱,當地時間1月24日,也門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發表聲明稱,當天也門胡塞武裝在亞丁灣和曼德海峽與保護兩艘美國商船的多艘美國驅逐艦和軍艦發生沖突,也門胡塞武裝部隊直接擊中一艘美國軍艦,并迫使馬士基旗下兩艘懸掛美國旗的集裝箱船-被迫撤離并返回亞丁灣。
胡塞武裝的襲擊導致馬士基暫停了其美國旗下業務馬士基航運有限公司(Maersk Line Limited;簡稱MLL)的紅海運營。上述兩艘船均參與了美國海事管理局的海事安全計劃(Maritime Security Program)和自愿的多式聯運協議(Voluntary Intermodal Sealift Agreement)。
馬士基表示:“這些船只上的貨物包括屬于美國國防部、美國國務院、美國國際開發署和其他美國政府機構的貨物,因此在通過海峽時享有美國海軍的保護。”
#2 二月初運價飆升?
Bimco首席航運分析師Niels Rasmussen表示,本次紅海危機的影響已經比2021年“長賜”輪世紀大堵船事件造成的影響更為嚴重。他說:“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其影響可能會與 1956 年蘇伊士運河危機相媲美,那次危機導致運河關閉了五個月。”
為應對胡塞武裝在紅海地區的襲擊,服務于亞洲與歐洲貿易路線的超大型集裝箱船,幾乎都選擇了繞行好望角。勞氏海事數據庫的信息顯示,在船只大規模離開的情況下,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超大型集裝箱船也所剩無幾。這也導致貿易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幾乎完全改道。
航運數據服務商Xeneta 數據顯示,紅海危機對運價的影響比疫情最初幾個月更為突然和迅速。由于船只無法按時返回下一個預定的出發地,遠東地區出現了運力緊張。反過來,托運人愿意支付更高的運價,以確保貨物能裝上下一艘可用船只。這種情況因春節的臨近而加劇。
根據該機構的預測,由于紅海危機的持續,二月初運價將進一步上漲。到2月2日,遠東至地中海的短期平均運價將上漲 11%,至6507美元/FEU,自去年12月中旬紅海危機升級以來增長243%。;遠東至北歐運價將上漲 8%,至5106美元/FEU,自去年12月中旬紅海危機升級以來增長243%;遠東至美國東海岸運價將上漲17%,至6119美元/FEU,自去年12月中旬以來增長146%。
Xeneta首席分析師Peter Sand表示,為應對改道好望角航線增加的航行時間,航運公司正努力調整航線服務,例如縮短行程、跳港、提升航速等。雖然運費將進一步上漲,但有早期跡象表明,中國農歷新年后,運費可能面臨下行壓力。
#3 通脹上升風險加劇
由于運價上漲,英國零售商特易購(Tesco)和瑪莎百貨(Marks & Spencer)稱已看見成本上升的風險。
不過,仍有許多公司表示尚未感受到影響。但事實上,動蕩持續的時間越長,經濟影響就越廣泛。
普華永道研究地緣政治和長期投資的Alexis Crow表示:“到目前為止,許多高管和投資者一直低估了這種風險出現的可能性。這可能是基于一種錯誤的假設,即以色列與哈馬斯的沖突仍然受到遏制。”
雖然目前還沒有跡象表明成本上升會推動通脹,但央行行長們已經開始警告風險。
歐洲央行行長Christine Lagarde將 “供應擁堵的再次出現”列為正在關注的四大風險因素之一。低水位已經減緩了巴拿馬運河的流量。如果沖突擾亂供應,油價飆升將成為通脹的另一個風險。
“到目前為止,我認為我們很幸運,因為還沒有看到油輪被擊中。”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貿易商之一托克集團首席經濟學家Saad Rahim說。
彭博經濟研究稱,運輸成本帶來的上行風險可能為各國央行提供另一個推遲降息的理由。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預測,如果航運危機持續下去,2024 年上半年全球商品通脹將上升 0.7 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