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船協2023年度船舶工業創新產品發布
2024-02-01 10:13:48
來源: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歲末年初,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組織開展了船舶工業2023年度創新產品評選。經企業申報、專家評審(80%權重)和公眾投票(20%權重),評選出了2023年度創新產品。
船舶工業年度創新產品評選旨在致敬船舶工業一年來的創新發展成就,弘揚船舶工業人追求卓越、勇于創新的精神品質,提升中國船舶工業的社會影響力。我們相信,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中國船舶工業將在全球海事工業綠色化、智能化變革中,把造船強國事業不斷推向新的高度,高質量發展水平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海洋裝備
1.江南造船 93000立方米LPG雙燃料動力VLGC
該型船舶是目前全球最大的VLGC船型,其成功設計和批量化接單建造進一步強化了江南造船在VLGC領域全球“引領者”地位,是中國船舶工業在眾多領域從“跟隨”到“引領”華麗轉身的生動寫照。
2.上海外高橋造船 13.55萬噸國產首制大型郵輪
該船的成功交付,補齊了我國船舶工業在總裝產品領域的最后一塊拼圖,是我國工業實力和科技水平的集中體現,標志著中國船舶工業形成了現代海洋裝備產品的全譜系建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歷史性意義。
3.招商局威海金陵 5100米車道/1100客位高端客滾船
該型船的成功建造,是招商局威海金陵堅持精耕細作高端客滾船市場的又一重要突破和打造世界一流高端客滾船建造基地的又一重要進展,也是中國船舶工業持之以恒推進產品結構綠色化、高端化升級的重要體現。
4.揚州中遠海運重工 700TEU電動江海直達集裝箱船
該船的成功設計建造,體現了中國船舶工業在船舶綠色化、智能化方面的不懈追求和強大的技術能力,是船舶工業踐行國家“雙碳”戰略和美麗中國建設,引領內河航運綠色智能化發展的標志性成果。
5.廣船國際 MOBY 2500客/3850米車道豪華客滾船
該型船的成功設計建造,體現了廣船國際在新一代豪華客滾船設計建造方面的雄厚實力,并有效帶動了我國船舶配套和船用高端材料產業的發展,進一步擴大了中國船舶工業在高端客滾船領域的綜合競爭優勢。
6.大連造船 綠色生態環保超大型原油船(VLCC)
該型船的成功設計建造,是大連造船在綠色節能型船舶領域取得了又一重大突破,有效促進了我國船舶節能技術裝備的應用和發展,為全球船東滿足減排要求提供了成本更低的解決方案,進一步彰顯了大連造船在VLCC綠色化方面的全球引領力。
7.上海外高橋造船 19萬噸西澳淺吃水型雙燃料散貨船
該型船的成功設計和批量化接單建造,彰顯了上海外高橋造船在好望角型散貨船領域的強大實力和技術引領力,體現了新時代中國船舶工業在優勢產品領域精益求精、勇于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質。
8.南通中遠海運川崎 24188TEU節能環保智能集裝箱船
該型船的成功設計和批量化接單建造,是南通中遠海運川崎專注自主創新的重要成果,并將超大型集裝箱船綠色化、智能化水平推向新的高度,進一步鞏固和加強了中國船舶工業在超大型集裝箱船領域全球第一方陣的領先地位。
9.大連中遠海運重工 68000噸極地多用途紙漿船
該型船的成功設計建造及系列紙漿船的批量接單,是大連中遠海運重工與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合作共贏的典范之作,進一步強化了雙方在紙漿船這一細分市場的全球引領力。
10.廣船國際 單體雙船艏混合電力推進豪華客滾船
該型船的成功設計建造,體現了廣船國際在滿足高端客滾船市場多樣化需求方面的卓越創新能力和品牌實力,促進了我國船舶工業在船舶動力系統電氣化方向的技術進步,為新時代我國船舶工業全產業鏈協調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設備系統
1.南通中遠海運船務 船舶綠色清洗成套裝備
該設備的成功研發和批量推廣應用,體現了我國修船企業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責任擔當和在綠色修船裝備領域的創新活力,對中國船舶工業引領全球綠色修船、打造全球綠色修船中心具有積極意義。
2.南京船配 船用內燃機進排氣閥
該系列產品的成功研制和大規模應用,使我國進入世界船用內燃機進排氣閥先進制造行列,極大提升了我國船舶關重件配套能力。
3.海德威 海洋衛士船舶壓載水處理系統
該系統的大規模應用,體現了我國船舶工業企業在新型船用環保設備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形成了船用設備領域的自主品牌,是中國船舶工業促進全產業鏈協調發展的重要成就。
4.上海外高橋造船 非結構面多自由度噴涂機器人
該設備的成功研發應用,填補了國內外行業空白,極大提升了船體分段涂裝效率,體現了中國船舶工業企業在造船效率提升方面的不懈追求。
5.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 海洋結構分析通用軟件SAM
該軟件作為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通用CAE軟件,其研發和推廣應用,為中國船舶工業軟件自主可控樹立了典范,推動中國船舶工業軟件發展步入加速創新新時期。
6.中船節能 風力助推轉子
該設備的成功研發和實船應用,填補了國內空白,進一步豐富了我國船舶工業在船舶節能裝置領域的產品線,有利于中國船舶工業為全球航運業溫室氣體減排提供更具競爭力解決方案。
7.上海外高橋造船 船舶尾軸管數字化鏜孔裝置
該裝置的成功研發和應用,解決了艉軸管鏜孔自動化程度低、依賴人工作業、工作環境差等問題,對進一步提升總裝建造效率和船舶產品質量具有積極意義。
8.亞星錨鏈 ROV卸扣
該產品的成功應用,實現了系泊鏈水下ROV連接,技術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備了和國際同類產品競爭的實力,大幅提高了我國系泊系統水下安裝作業的水平。
9.招商局江蘇金陵 小組立自動背燒裝置
該裝置的成功研發和應用,實現了背燒作業的無人化和智能化,有利于進一步提高總裝建造效率和船舶產品質量水平。
10.中船互聯 電子差分水平測量系統
該系統解決了傳統水平度測量方法測量精度低、測量效率低、測量范圍小等缺點,填補了我國精確測量船舶基座差角裝備的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