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航運公會向IMO提交凈零排放航運基金方案
2024-02-01 16:31:57
來源:中國遠洋海運e刊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2月1日,國際航運公會(ICS)聯合利比里亞共和國和巴哈馬聯邦向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IMO)提交了一份詳細且可行的提案,旨在建立凈零排放航運基金(Zero Emission Shipping Fund – ZESF),以加快推動航運業向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
該基金的目標是加速全球商業船隊向零排放過渡,并支持發展中國家在海運溫室氣體減排方面的努力。
這份提案由利比里亞共和國和巴哈馬聯邦(以總噸位計量的全球最大和第八大船旗國)聯合ICS共同發起。該提案在日本政府提出的“費補”(feebate)概念和IMO對采用統一征稅的全球捐款制度的支持基礎上做了進一步完善。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更新的提案還設立了透明和問責機制,明確了籌集的數十億美元資金的使用方式,包括用于發展中國家的資金分配。
ICS秘書長Guy Platten解釋稱:“實現航運業的凈零排放目標必須是全球范圍內的,否則將難以成功。ICS全力支持IMO為航運設定的凈零排放目標。然而,要實現2050年的目標,各國政府談判代表必須全力以赴,制定建立凈零排放航運基金所需的相關法規。我們迫切需要在明年達成全球航運溫室氣體定價機制的一致意見,以減少對凈零溫室氣體船舶燃料投資的風險,并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資金來支持發展中國家。”
Guy指出,如果我們無法在2030年之前實現零溫室氣體船舶燃料的生產和廣泛采用,那么很難想象如何在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
該提案已經完成了先期工作,并且已經仔細制定了監管框架。目前需要各國政府快速有效地實施。
在接下來的溫室氣體減排談判中,IMO會員國將考慮凈零排放航運基金和“費補”機制。各國政府已經承諾,在2025年前制定國際航運溫室氣體定價機制。如果各國政府達成共識,明年就會批準凈零排放航運基金,以幫助在2050年或接近2050年實現航運凈零排放的目標,這與IMO會員國制定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一致。
根據ICS和利比里亞政府的提議,船舶將根據每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量進行捐款,以縮小零溫室氣體燃料和傳統燃油之間的顯著成本差距,并為使用這些新型船舶燃料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提供經濟獎勵(“費補”)。
這份提案透明且可追溯,其中包括支持在發展中國家港口生產零/近零排放船舶燃料以及推廣新的加油基礎設施,同時還支持相關培訓,確保新型燃料的安全使用。
ICS已委托Clarksons Research進行了詳細的影響評估。結果顯示,每噸燃油消耗增加20美元到300美元的捐款不會對國家經濟在貨物價格方面產生不成比例的負面影響。
目前凈零排放航運基金(ZESF)是IMO關于航運溫室氣體排放定價機制的唯一提案,采用基金和獎勵(費補)機制,并詳細規定了必要的監管框架,以確保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資金來支持航運業的減碳過程,其中包括數十億美元用于支持發展中國家。凈零排放航運基金的全球實施將非常簡單,并且可以在2025年初(MEPC 83)由各國政府最終確定,這符合2023年7月由MEPC 80通過的IMO溫室氣體戰略的要求。
根據ICS的計算,要實現IMO設定的到2030年航運能源中有5%-10%來自零/近零溫室氣體源的目標,需要每年花費約50億美元至100億美元來縮小與傳統燃油之間的成本差距,并對替代燃料的快速采用給予獎勵。
ICS建議,為了每年籌集50億美元至100億美元,船舶可能需要向凈零排放航運基金捐款,每噸燃油消耗相當于20至40美元。然而,實際的捐款比例將會更高,具體取決于IMO會員國決定通過零排放航運基金(ZESF)為支持發展中國家設立的IMO溫室氣體海事可持續發展基金(IMSF)籌集多少資金。
ICS董事會上周批準了建立凈零排放航運基金的提案。ICS由代表亞洲、美洲、非洲和歐洲的世界各國船東協會組成,綜合代表了所有行業和貿易領域,以及全球超過80%的商船噸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