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運綠色轉型亟需透明!船燃巨頭呼吁剝去“皇帝的新衣”
2024-05-14 20:08:06
來源:海運圈聚焦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盡管近年來航運業已掀起脫碳的綠色浪潮,然而現實進程與“理想”之間存在著巨大差距。船燃供應商巨頭 Monjasa 可持續發展負責人 Jesper Nielsen 日前針對行業現狀發表見解,直指綠色轉型進程中存在的挑戰,呼吁業界摒棄粉飾太平的“童話”式宣傳,攜手推動透明高效的綠色轉型。
航運業的“綠色童話”
Jesper Nielsen將航運業目前的針對綠色轉型的宣傳態勢和實際進展與安徒生童話《皇帝的新衣》類比。故事中,騙子為皇帝縫制了不存在的華麗新衣,皇帝在眾目睽睽之下裸奔,卻無人敢言。他認為,航運業亦是如此,綠色轉型發展并非行業所言那么快。
Jesper Nielsen直言:“Monjasa和我都想成為挑戰現狀的聲音。如果轉型真的要及時發生,這是必要的。就像《皇帝的新衣》中的小男孩一樣,航運業需要坦誠相待,承認轉型速度未達到預期。” 他強調,透明度是推動綠色轉型的前提,其目的并非欲與競爭對手相互攻訐,而是試圖攜手找出阻礙因素,共同尋求解決方案,為監管機構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依據。
現實的“骨感”
Jesper Nielsen原本對行業采用生物燃料的進展抱有較高期待,然而過去一年卻讓他略感失望。他表示:“一年前,我有不同的期望。市場上的活力和需求讓我覺得進程將向前推進。但去年大部分活動都局限于試航交付,船東仍在測試新產品和兼容性。相關知識儲備雖已積累,但廣泛需求尚未形成。”
Monjasa作為全球知名的船燃供應商,擁有健全的供應鏈網絡,業務遍及多個地區。然而,據Jesper Nielsen透露,目前市場對生物燃料的興趣乏善可陳。
“這是一個價格敏感型行業,船東往往持觀望態度,直到最后一刻才做出選擇。我們愿意助力綠色轉型,但也不愿損害自身競爭力。” 他補充道:“盡管看到未來需求的曙光,但目前市場尚未形成可觀的銷量,難以實現盈利預期。因此,我們正著力優化組織架構和運營,以迎接未來的挑戰,生物燃料供應尚未達到談份額占比的時候。”
透明困境下的重重挑戰
Jesper Nielsen認為,行業遲滯不前的根本原因在于“多年來一直存在的關鍵挑戰”,而這些挑戰都與“監管不完善”密切相關。
首當其沖的是缺乏清晰、長期的監管法規。這使得船東在進行巨額投資船隊改造時面臨“過度不確定性”,難以找到切實可行的長期轉型方案。因此,完善監管體系是燃眉之急。
另一個問題是傳統燃料和替代燃料之間存在的價格差異,以及國際海事組織 (IMO) 尚未制定燃料標準或碳稅。
“由于缺乏明確的計算依據,實際行動也難以落實。”Jesper Nielsen 解釋,價格差異因地區而異,但以 B24 生物燃料為例,其與傳統燃油的差價預計約為 400 美元/噸 (B24 生物燃料由 24% 的生物殘留物和 76% 的低硫傳統燃油混合而成)。
Jesper Nielsen指出,目前 IMO 關于碳強度指標 ( CII ) 評級的具體處罰措施尚未出臺,這進一步削弱了燃料選擇的緊迫性。相關措施預計將在 2025 年達成一致,并于 2027 年實施,這勢必延長綠色轉型進程。
“盡管新造船廠越來越多地建造雙燃料船舶,訂單傾向于綠色燃料,但這并不意味著真正的轉型承諾,” Jesper Nielsen表示:“船東,包括我們 Monjasa 在內,都需要明確轉型的時間節點和具體要求,否則將繼續持觀望態度。” 他進一步強調,2020 年實施的限硫令也呈現出類似的趨勢。
“因此,監管機構需要制定一套具體的框架,才能推動實質性變革。” Jesper Nielsen認為,到 2030 年,全球生物燃料供應量需要增加兩倍才能滿足各行業需求。
“目前,全球范圍內沒有專門用于航運業的生物燃料配額。其他行業在監管和基礎設施方面都處于領先地位,而航運業作為一個整體,‘加入派對’有點晚。”Jesper Nielsen如是總結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