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搶船大戰愈演愈烈!運費再迎兩位數增長?
2024-06-30 21:41:28
來源:海運圈聚焦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過去一周,班輪市場即期運費增長較為溫和,而隨著7月1日新價格水平的實施,下周可能會再次出現兩位數的增長。
地中海航運(MSC)已經宣布,周一,從亞洲到北歐的40英尺集裝箱的FAK運費為9,800美元,運往西地中海目的地的運費為9,000美元。
根據Straightforward咨詢公司總監Andy Cliff的說法,截至 7 月中旬,英國托運人及其貨運代理從三大聯盟獲得的FAK運費報價在9,000至9,800美元之間。
他補充說,如果旺季持續到傳統的8月/9月,40英尺集裝箱的即期運費可能會達到14,000至15,000美元。
此外,亞洲-北歐航線還將面臨進一步的附加費打擊。達飛集團(CMA CGM)將在大洋洲-北歐的貨物上實施1,500美元的旺季附加費(PSS),并在印度-北歐的貨物上實施每箱500美元的緊急艙位附加費(ESS)。赫伯羅特(Hapag-Lloyd)將在遠東-印度的貿易上實施每40英尺集裝箱1,000美元的旺季附加費。
本周Drewry世界集裝箱指數(WCI)增長了4%,其中上海-鹿特丹航線增長最為顯著,周環比增長7%,達到7,322美元/FEU。這與Xeneta的XSI和Freightos的FBX指數大致一致,后兩者分別錄得6,909美元/FEU和7,001美元/FEU。FBX記錄到亞洲-地中海的運費上漲了4%,達到7,169美元/FEU,而WCI的上海-熱那亞航線運費周環比增長1%,達到7,102美元/FEU。
在亞洲-北美的航線上,即期運費增長也較為溫和:WCI的上海-洛杉磯和上海-紐約航線均上漲4%,分別達到6,673美元/FEU和7,827美元/FEU;而XSI跨太平洋航線運費增長3%,達到6,975美元/FEU。
下周跨太平洋航線即期運費可能會出現兩位數的跳漲,達飛集團計劃從周一開始對所有從亞洲出發運往美國的貨物實施每40英尺集裝箱2,400美元的旺季附加費。
在運費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大船日益稀缺,班輪公司正開啟新一輪搶船大戰,愿意為 2025 年交付的船舶支付高昂的價格。
集裝箱船租賃價格已經“高得離譜”。6月25日,一艘8,500 TEU級集裝箱船的一年期日租金為67,000美元,兩周前的6月11日,同類型船舶日租金為58,000美元。但根據Alphaliner的報告,航運公司仍在簽署年底或2025年交付的船舶合同。
據《The Loadstar》此前報道,最近,馬士基已同意支付15萬美元/天的天價租金,從中國臺灣航運公司TS Lines租用了其新建的7000TEU級集裝箱船“Kota Valparaiso”輪,為期三個月。而僅僅兩周前,達飛集團剛剛以10萬美元/天的租金租用了其姊妹船“Kota Callao”輪,這一創紀錄的價格當時已經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Alphaliner指出:“隨著2024年4,000 TEU級以上的大型船舶變得越來越稀缺,過去幾周,今年晚些時候甚至 2025 年交付的大型船舶的遠期合同數量急劇增加。”
自去年年底以來,由于胡塞武裝對國際商船的襲擊,班輪公司不得不繞行非洲好望角。這一繞行吸收了全球集裝箱船隊的大量運力,推動了運費上漲,而緊張的發貨人也開始提前訂貨,以確保圣誕貿易。
“這在表面上看似令人驚訝,因為當前的需求激增主要是由短期因素驅動的,”Alphaliner寫道,“然而,一些航運公司似乎在押注紅海的長期中斷,蘇伊士航線的恢復短期內不太可能發生。”
除眾所周知的船舶繞道好望角和多個地區港口擁堵外,當前集裝箱設備的獲取也正成為船公司面臨的難題。
根據集裝箱交易和租賃平臺Container xChange的新數據顯示,這一問題推高了新集裝箱價格和單程租賃費率。
該平臺表示:“目前中國的平均集裝箱價格達到了兩年來的最高水平,本周40英尺集裝箱的價格為3,600美元,而在3月-4月期間,這一價格約為1,700美元,兩個月內增長了112%。”
同時,中國-歐洲航線的租賃費率已經上漲了三倍。Container xChange記錄到,從上海到鹿特丹的平均提箱費從去年11月的約500美元上漲到現在的約1,700美元。
不過,Container xChange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Christian Roeloffs表示,情況可能很快會發生逆轉:“雖然價格和費率大幅上漲,但交易量有所下降,因為買家變得更加謹慎。這一趨勢表明,隨著市場調整至當前的干擾和高度的波動性,價格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出現逆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