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最大萬噸級純電動運輸船開工建造
2024年12月30日,由宜昌秭歸華星船務承建的全球最大萬噸級純電動運輸船舉行開工儀式,標志著這艘萬噸級純電動運輸船正式進入建造階段。
該船是三峽集團所屬長江電力三峽電能牽頭、國內多家科研單位參與的重點項目,是我國萬噸級純電動散貨船研制及示范應用項目,做到了百分之百國產化。該船總長129.98米、型寬22米、型深7.7米,設計吃水6.5米,最大載重量13740噸。
這艘運輸船搭載12個鋰電池箱式電源,單箱容量1999千瓦時,總電源量約24000千瓦時,單個電源大小外觀如同集裝箱,它們是船舶動力來源,也可供船上日常用電。箱式電源可快速換電,節省大量充電時間,因此該船續航里程可達500公里,將為長距離的貨物運輸提供穩定而可靠的動力支持。采用分布式直流綜合電力系統,每臺推進電機可有24路冗余供電模式,供電回路冗余度高。
作為全國首艘取得智能船舶“i-Ship(R1)”及“i-Ship(Nn)”附加標志的內河散貨船,這艘萬噸級純電動運輸船在智能化方面走在了國內前列。該船首次在內河航運大型船舶中搭載了智能駕控系統,覆蓋4G、5G、北斗、衛星等多鏈路網絡,實現了遠程控制航行,自主操作、錯船、避讓,自動靠離泊等多項智能化功能,極大提高了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該船建成后,每年可替代燃油約617.5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052噸。項目還將建造配套充電、換電站,這將為長航程大型電動散貨船的推廣奠定基礎,不僅推動“電化長江”建設,也將促進全國內河航運綠色發展,為實現“雙碳”目標積極貢獻力量。
據悉,這艘萬噸級純電動運輸船是三峽集團以科研示范及商業推廣規;癁槟繕碎_展的綠色智能船舶示范項目。未來,長江電力將統籌技術、挖掘市場、整合資源,力求把前沿技術和商業場景結合起來,推動電動船領域快速發展,促進長江綠色、低碳發展。
在萬噸級純電動運輸船開工的同時,華星船務為長江電力建造的全國首艘純電動清漂船——秭歸4E級多用途換電清漂轉運船“三峽護壩1號”舉行吉水儀式正式下水。這是宜昌市第一艘“船電分離”示范船舶,也是全國內河首艘純電動清漂轉運船。
“三峽護壩1號”是秭歸縣承建及應用工信部“2030型湖北支線及封閉水域綠色智能船舶關鍵技術研究示范船研制”科研項目的船型,由秭歸縣楚元控股集團和長江電力所屬三峽電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中國船舶第七一二研究所聯合秭歸楚元集團提供“三電”系統。
該船該船總投資2990萬元,總長82米,型寬13.76米,配載4000千瓦時集裝箱式電池作為動力源,續航里程150公里,主要用于三峽庫區河道清漂作業及漂浮物轉運。預計每年可替代燃油253.4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44.3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