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巨無霸”!中遠海運汽車船隊再添新成員
2月28日,福建船政旗下馬尾造船為交銀金融租賃建造的7500車LNG雙燃料汽車滾裝船“柳江口”輪(XSl463G)順利交付,中遠海運汽車船隊再添新成員,為中國智造出海注入新動力。
儀式現場,教母上官慧玉女士為該輪命名。交銀金租、福船集團、福建船政、東風柳汽、上海船舶設計院、美國船級社、上海雙希海事、中遠船貿、華林船舶管理公司等相關單位的領導和嘉賓出席了命名儀式。中遠海運特運總會計師李繼春,遠海汽車船董事、總經理朱桂華現場出席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柳江口”輪由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研發設計、福建船政馬尾造船歷時18個月建造。這艘“海上巨無霸”交付后由中遠海運特運旗下遠海汽車船公司運營,以“綠色+智能”雙引擎賦能中國汽車海運產業升級。
“柳江口”輪總長199.9米,垂線間距離195.6米,型寬38米,型深14.8米,設計吃水8.65米,最大吃水10米,續航力達12000海里。該船推進系統設計成單機單槳,采用LNG雙燃料主機、單艏側推、電動RORO系統。相較傳統燃油船舶,該船能耗降低20%,碳排放減少27%,氮氧化物減排30%,硫化物及PM顆粒物排放削減超90%。
該船貨艙設13層車輛甲板,全車庫可裝載鋰電池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燃油汽車,11、12和13層甲板可運輸以氫氣和天然氣為燃料的新能源車1952部,5和6層甲板可裝運部分包裝類危險品,其中有4層活動甲板,高度可調整3個位置,裝載調配靈活。主要裝運包括重型卡車在內的各型車輛,最大可裝載量達7700車位,入級美國船級社。
以中國-歐洲往返航次為例,該船單次使用LNG燃料即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100噸,相當于1200輛家用轎車全年停駛的減排量,減碳率達27%,為我國汽車產業鏈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強力支撐。
船舶配備了CCTV監控系統通過CCTV系統、紅外感溫成像及AI算法,實現車輛狀態、艙溫實時監控與風險預警;首創智能配載系統,能快速實現整船車輛“一鍵配載”,達到國際頂尖水平;應用區塊鏈技術簽發電子提單,單證流轉效率提升,助力汽車出口全鏈條數字化。
福建船政研發設計院工藝工法一部通過優化策劃環形總段總組方案,實現安裝大型環形總段8個,可減少6層至9層甲板搭載數量約40吊,提高搭載效率和總組場地利用率,并利用環形總段吊裝模擬仿真分析,有效提高總段完整性,確保大型環段的吊裝施工;搭載部通過嚴格計劃管理,高效完成727個分段的進塢搭載,保障出塢節點;機電部充分吸收首制船經驗,針對性改進全船電纜敷設與機艙區域工程,出塢前完成機艙管子、通風及鐵舾主體工程,并通過技術優化,實現新船NCR(不符合項報告)和試航意見同比減少接近10%,為船舶順利交付奠定基礎。
針對核心難點RORO系統,船裝部創新實施工序前移策略,將活動坡道滑道、密封槽鋼等設備在分段階段預裝焊,塢內完成11個活動坡道調試及艉門電動展開,艙室完整性達100%,管路系統完成91%,舾裝工程推進至92%。
面對總重300噸的巨型艉門安裝挑戰,船裝部通過提前安裝收放絞車及鎖緊裝置,同步推進銷軸、折疊絞車等附件組裝與主鉸鏈焊接,10天內完成三段式艉門總成,并攻克鋼絲繩澆筑等關鍵工藝,最終在船塢階段實現艉門電動展開調試,較傳統周期大幅縮短。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以強勁勢頭走向世界,船舶制造業也迎來“從大到強”的歷史機遇。福建船政緊抓風口,憑借技術積淀與建造實力,已累計承接26艘雙燃料汽車運輸船訂單(含7500車14艘、5500車8艘、4200車4艘)。未來,福建船政將持續優化工藝、精益建造,以更多精品船舶助力中國車企揚帆出海,為“制造強國”建設貢獻船政力量!
據了解,作為中遠海運集團旗下唯一的汽車船國際運輸平臺,遠海汽車船公司以“服務中國汽車走向深藍”為使命,持續擴大運力規模。當前公司運營15艘專業汽車船,總運力93500車位;2025年船隊將運力倍增擴容至26艘、超17萬車位,穩居全球前列;已開通波斯灣、南非、歐洲、南美西等四大班輪航線,2025年3月將新增中國-地中海月班航線,覆蓋土耳其、希臘、意大利等核心港口,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開辟高效通道。
“柳江口” 輪的加入,不僅壯大了中遠海運汽車船隊,更將在綠色智能航運領域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為中國智造出海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