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洋航運:運營277艘散貨船,市場將迎“波動”!
2025-03-03 19:07:24
來源:海運圈聚焦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2024年,全球干散貨市場在地緣政治沖突、氣候異常以及經濟波動的多重影響下,呈現出高度不確定性。而在這一動蕩環境中,中國香港干散貨船東太平洋航運(PACIFIC BASIN)依然交出了一份穩健的成績單。
穩健財務表現 股東回報持續優化
具體而言,報告期內,太平洋航運錄得基本溢利1.14億美元,凈溢利1.32億美元,EBITDA達3.33億美元,股本回報率7%,每股基本盈利19.9港仙。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太平洋航運的現金及存款達到2.82億美元,已承諾可動用流動資金為5.476億美元,且公司無任何凈負債。
太平船務穩健的業績源于優異的船隊效率與成本控制。財報顯示,該公司船隊收支平衡水平分別為小靈便型9,820美元和超靈便型10,720美元,而小靈便型和超靈便型干散貨船
在2024年的日均收入分別為12,840美元和13,630美元,較市場指數分別高出1,720美元和710美元。此外,該公司通過優化燃油效率和減少技術性停租日數,進一步提升了船隊的運營效率。
太平洋航運嚴格執行資本回報策略,全年股息占凈溢利的50%,同時推行股份回購計劃,在2024年4月至12月間購回1.38億股股份,價值4000萬美元。進入2025年,公司擬再回購最多4000萬美元股份,以提升股東價值。
船隊優化升級 綠色轉型布局
截至2024年底,太平洋航運運營277艘干散貨船,其中自有及長期租賃船舶共129艘,小靈便型船和超靈便型船分別占比60%和40%。面對日益嚴格的碳排放法規,該公司在2024年11月訂購了四艘雙燃料超大靈便型新造船,能夠使用綠色甲醇、生物柴油及傳統燃油,預計在2028-2029年交付。這是太平洋航運自2014年以來首次訂造新船,同時也是其朝著2050年凈零排放目標邁出的重要一步。
太平洋航運在船隊優化方面采取多元化策略,包括長期租賃新造低排放船舶、出售老舊高能耗船舶、以及購入現代化二手船,以確保在未來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同時,公司加大了對現有船隊的節能技術投入,超過三分之一的自有船舶已應用超低摩擦硅樹脂船體涂層技術,預計可在良好天氣下航行中節省8%的燃油消耗。
太平洋航運表示,公司希望繼續以嚴謹的態度更新及擴大自有船隊,為低碳未來做好準備。一方面,通過有紀律性地收購優質及現代化的二手貨船并同時出售船齡較高及效率較低的貨船來壯大船隊。另一方面,通過新增的低排放貨船新建造訂單及╱或新建造貨船長期租賃合約(附有購買權)來更新船隊。
市場展望:樂觀中保持警惕
對于2025年干散貨市場,太平洋航運預期將出現一定程度的波動,“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在各國增長路徑日趨分化,政策不確定性升高的態勢下,預計2025年及2026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將保持在穩定但不如預期的3.3%。通貨膨脹、利率及關稅很可能繼續削弱干散貨運貿易的增長,其中克拉拉是測今年的干散貨運貿易增長率為1.3%。去年地緣政治的動蕩局勢將于2025年持續,而美國新一屆政府的政策方向尚未明朗,可能會加劇這種動蕩。盡管更多的關稅及保護主義政策可能會削弱貿易活動,但地緣政治局勢中不可預見的沖擊、干擾及其他變化同樣可支持噸位航距需求。”
太平洋航運表示,已就意料之外的情況做好準備,密切注視地緣政治及航運市場的發展變化,并將善用我們業務模式的靈活性優勢來作出相應的應對措施。我們將繼續采取嚴謹的船隊更新投資及出售方針,并希望2025年的波動增加,能為我們創造業務投資的機遇,“長遠而言,由于干散貨商品的需求前景穩定、全球小靈便型╱超靈便型干散貨船船隊的船齡結構、以常規燃料為動力的貨船所面臨的減碳法規壓力(及成本)不斷增加,以及新建造貨船的造船廠承造能力緊張,我們仍然看好干散貨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