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一家破產船廠復活!兩省港航聯手打造“新”基地
聯手山東港口集團,安徽省港航集團重新盤活安徽省曾經最大的民營船企——安徽東方造船,打造集制造、維修、拆解于一體的新能源船舶基地。這家破產重組多年的大型船廠又將迎來新生。
投資6.7億!安徽港航陸海裝備公司樅陽船廠項目開工
2月28日,由山東省港口集團與安徽省港航集團共同投資建設的安徽港航陸海裝備公司樅陽船廠項目,在安徽銅陵舉行開工儀式。這是落實“雙碳”戰略、助力長江經濟帶綠色轉型的關鍵落子,也是深化魯皖兩省港航合作、培育發展港航新質生產力的扎實舉措。
銅陵市委書記楊宏星,安徽省港航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慶領,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奉利,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孫正甫,以及安徽省交通運輸廳、國資委、工信廳,銅陵市、樅陽縣相關負責人等出席活動。李奉利,安徽省港航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錢東升,銅陵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楊如松,安徽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崔益群分別致辭。與會領導共同啟動并見證項目開工。
安徽港航陸海裝備公司樅陽船廠項目總投資6.7億元,旨在整合優勢資源,推動港航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該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充分借鑒了周邊地區的先進經驗,并與寧德時代等新能源領域龍頭企業合作,致力于打造新能源船舶應用場景。建成后將在新能源船舶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有效減少碳排放,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動港航產業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特別是在舊船拆解環節,項目將采用綠色環保工藝,最大限度降低環境污染,助力生態保護。
該項目所在地銅陵市,地處長江黃金水道,是重要的銅工業基地,擁有優越的水運條件,工業基礎雄厚,船舶制造產業配套完善,發展新能源電動船舶產業優勢明顯。項目投用后將開展船舶制造、維修、拆解等業務,構建“港口+園區”模式,服務完善銅陵港功能布局,加快新能源船舶制造,致力于打造現代化的“新能源船舶修造基地、綜合立體樞紐港、先進智造新基地、臨港經濟產業園”和銅陵船舶、港航裝備產業的重要支柱。
楊如松在致辭中向項目隆重開工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今天的開工儀式,既是市企合作的里程碑,更是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我們將以“頂格標準”拼搶機遇,以‘滿格狀態’攻堅項目,以‘真格舉措’優化生態,傾力打造新能源船舶智造新高地、智慧物流新樞紐。樅陽縣要成立項目攻堅指揮部,市各有關部門要主動靠前服務,‘一對一’專班對接,‘不過夜’排憂解難,讓企業投資放心、經營舒心、扎根安心。衷心期待山東省港口集團、安徽省港航集團繼續與銅陵并肩同行,在新能源船舶研發、智慧港口建設、臨港產業協同發展等領域深化合作,共筑“港產城”融合發展的嶄新篇章。”
此次開工項目是山東省港口集團與安徽省港航集團深化合作的又一具體行動,對推動山東省港口集團、安徽省港航集團、銅陵市、樅陽縣等各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具有重要意義,將開啟山東港口深度融入銅陵、傾力服務安徽的嶄新航程。
前“安徽省最大民營造船廠”,安徽港航整合東方造船廠資產
安徽港航陸海裝備公司樅陽船廠項目的開工標志著安徽省港航集團整合東方造船廠(安徽東方造船)資產邁出了重要一步。東方造船廠資產整合既是落實安徽省委省政府關于新一輪港航資源整合決策部署的重要途徑,也是完善安徽省港航集團產業鏈布局的重要舉措。
去年11月,安徽省港航集團與山東港口集團在青島簽訂投資意向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完善港口功能布局、加快新能源船舶制造、謀劃內河港航設備產業園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通過整合資源、互促共進,加速推進樅陽縣東方造船廠項目合作落地,為兩地經濟注入強勁動力,樹立港航高質量發展新典范,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
據了解,位于樅陽縣的東方造船集團(樅陽)有限公司曾一度是安徽省最大的民營造船廠,由浙江東方造船集團公司成立,曾是被無數人寄予厚望的明星船企。
2007年5月初,東方造船集團看中樅陽縣得天獨厚的長江沿岸資源,決定在樅陽創立造船廠。成立于1986年的東方造船集團是樂清七里港第一家民營造船企業,當時已經發展成為溫州船舶制造業的龍頭企業,在金融危機之前連續多年產值超過10億元。
2008年8月,安徽東方造船正式建成投產,首批訂單就與荷蘭船東簽訂了總價值約9億元的10艘多用途貨船建造合同。根據計劃,安徽東方造船總投資10.8億元,將建成6條船舶生產線,預計年造船能力達40萬噸,年銷售收入40億,年利稅4到8億元。
2010年,安徽東方造船曾準備進一步擴大造船基地規模,并籌備再投資建設“遠洋特種船舶生產基地”。在繁榮時期,安徽東方造船員工人數一度超過1000人。然而,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安徽東方造船的訂單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投資回報率,面臨接單難、融資壓力大等問題。
到2012年,隨著造船業普遍“駛入”寒冬,在成立了短短4年之后,安徽東方造船的情況急轉直下,員工人數僅剩70余人,只有約50名從事造船工作。自2012年之后,安徽東方造船一直在尋求拋售資產、進行資本重組。
2016年,樅陽縣政府取得了安徽東方造船資產所有權,并一直將東方造船廠盤活納入年度工作重點。2019年,安徽中飛長江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中江氫能)曾計劃以東方造船為基地,打造新型氫燃料電池船舶基地,然而這一計劃最終未能成為現實。
在安徽東方造船陷入困境的同時,安徽東方造船背后的東方造船集團也出現經營危機、資金周轉困難。為解決融資問題,東方造船集團于2010年8月在倫敦證交所第二板AIM上市,成為首家在AIM上市的中國造船公司。但在2012年6月從倫敦退市后,東方造船集團就陷入到紛繁的債務、勞資糾紛之中。2022年12月,寧波海事法院裁定宣告東方造船集團破產。
去年,安徽省港航集團所屬銅陵港航公司與樅陽縣政府加強溝通協商,加快推進東方造船廠資產整合相關工作。2024年12月,樅陽縣投發集團完成東方造船廠相關資產轉讓協議的修訂工作,正配合安徽省港航集團對擬轉讓的造船板塊資產評估價值的核準工作。
兩大國企深化合作,山東省港口集團助力港航裝備智造啟航
據了解,安徽省港航集團有限公司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出資成立,是安徽省屬國有大型一類企業。集團成立于2018年,是安徽省整合港口、航道、航運、臨港產業及相關資源的主要平臺,承擔著安徽省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參與上海組合港和長三角港口群合作分工的主體責任。
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是山東省屬國有重要骨干企業,成立于2019年,總部位于山東青島,擁有青島港集團、日照港集團、煙臺港集團、渤海灣港集團四大港口集團,以及青島港(601298.SH,06198.HK)、日照港(600017.SH)、日照港裕廊(6117.HK)三家上市公司。
作為兩省頭部港口航運企業,山東省港口集團與安徽省港航集團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充分發揮各自資源稟賦,持續放大海河聯動效能,助力暢通國際物流大通道,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彰顯國企擔當。
特別是近年來,兩港持續擴大合作。2021年2月,雙方簽署建設世界一流港口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024年11月,山東省港口集團所屬山東陸海裝備集團與安徽省港航集團銅陵港航公司簽署投資意向協議,同年12月,雙方簽署深化合作協議。
隨著系列合作簽約的逐步升級,兩港在供應鏈金融、裝備制造、港灣建設等多領域的合作交流越發深入,共贏成果日益豐碩,打造了港港協同樣板、跨區域合作典范,成為兩省深厚情誼與協同共進的生動映照。
山東省港口集團指出,以此次樅陽船廠項目開工為契機,山東港口將進一步搶抓國家建設長江經濟帶機遇,深度參與內河航運發展,發揮好港口節點作用、平臺功能,集聚供應鏈資源,加快項目建成達產,助力銅陵產業發展邁向集群化、規;、特色化,為銅陵打造長江經濟帶重要物流節點城市、賦能長江經濟帶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據了解,除了正在建設的樅陽船廠項目之外,山東省港口集團目前還擁有一家經營多年的船廠——日照港達船舶重工。該船廠成立于2007年,注冊資本7500萬元。占地15萬平方米,固定資產2.1億。擁有600米碼頭岸線、3萬噸級干船塢、2500噸浮船塢、210米×27米船臺、300噸龍門起重機、200T液壓平板車等各種船舶制造專用設備設施80余臺。
港達船舶重工先后承建改造各類船舶200余艘,包括海上平臺服務船、溢油處置船、挖泥船、成品油船、散貨船、錨艇、甲板自航船駁、近海拖輪、港口拖輪、消防拖輪、養殖平臺及海上工程船等船型。近年來還建造了2艘新型700TEU多用途支線集裝箱船,印尼船東的兩艘6800m³新能源生物油運輸船,分別裝載棕櫚油和粗甘油。
此外,為了擴張產能,山東省港口集團正計劃利用原山東華海船業有限公司(華海船廠)及周邊地塊,建設高端海工裝備制造基地。2023年11月,山東省港口集團旗下公司山港(山東)海工裝備有限公司依托原華海船廠廠址成立,公司注冊資本8000萬元,占地面積1000余畝,具有年造5萬噸級船舶10艘、80米及以下船舶6艘和3000噸級海工模塊3座次的生產能力,規劃年產值30億元。
去年,山港(山東)海工裝備有限公司就海工裝備制造基地項目啟動了工程設計招標。公告顯示,該項目占地面積402.9畝,建設周期為2025年至2026年,計劃項目總投資額約9.89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