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投13億!韓國政府支持造船業增強競爭力
為增強韓國造船業的競爭力,推進環保船舶研發、造船業數字化轉型和自主航行船舶建造,韓國政府今年將投入約2600億韓元(約合1.79億美元、13億元人民幣)予以資金援助,同比增長了40%。
根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近日發布的信息,2025年該部門將在環保船舶領域投入約1700億韓元(約合8.55億元人民幣),在船舶建造工程數字化轉型領域投入約700億韓元(約合3.52億元人民幣),在自主航行船舶領域投入約200億韓元(約合1億元人民幣)。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還公布了約200億韓元規模的2025年造船業第一批17個新研發援助項目,主要包括氨燃料動力船舶、電力推進船舶、風力輔助動力裝置等環保設備的研發,旨在工藝革新的協作機器人開發,造船廠-合作公司(轉包企業)合作平臺開發等。
具體來看,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將為氨燃料動力船舶技術的發展提供特別援助。有評價認為,氨燃料動力船是完全不排放溫室氣體的未來型船舶,是韓國造船業繼LNG船之后的新一代“生計產品”。為此,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將為氨燃料噴射系統、泄漏感知及處理系統、尾氣后處理系統等核心設備的開發提供援助,并在全球首次著手氨燃料加注專用船舶建造項目。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還將為包括高電壓直流系統在內的中大型電力推進船舶核心設備、船舶風力輔助推進裝置(翼帆,wing sale)、 船內二氧化碳捕集及處理設備的開發提供援助。
同時,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將積極支持勞動力依賴度高的造船工程實施數字化轉型。為此,將著手開發高速激光切割系統、船舶分段內部自主移動型焊接機器人、厚板連續焊接協同機器人。
此外,還將為造船廠合作公司專用數字化生產管理、計劃系統和造船廠-合作公司合作平臺的開發提供援助。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相關人士表示:“希望通過此舉,可以提高造船廠的生產效率、預防安全事故、實現工程的智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