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產船廠涅槃重生!兩省港航聯手盤活即將重啟造船
在山東港口集團、安徽省港航集團聯手盤活下,沉寂十余年的安徽省曾經最大的民營船企——安徽東方造船正加速重啟,將在新能源賽道上“涅槃重生”。
據安徽省港航集團披露,自2月28日開工以來,安徽港航陸海裝備公司樅陽船廠項目正加速恢復建設工作。截至目前,車間提升工程已完成過半,造船專用設備也在陸續采購之中。下一步,項目將重點推進供配電系統的恢復工作,全力以赴確保在5月底具備達產條件。
按照計劃,6月份樅陽船廠將正式開啟長江LNG新能源集裝箱船的建造工作。這一舉措對于銅陵市打造高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集群具有重要意義,將有力推動當地產業集群的建設與發展。
據了解,安徽港航陸海裝備公司樅陽船廠項目由山東省港口集團與安徽省港航集團共同投資建設,總投資6.7億元,于2月28日在安徽銅陵舉行開工儀式,致力于打造集制造、維修、拆解于一體的新能源船舶基地。
樅陽船廠的前身是安徽省最大的民營船企——安徽東方造船。該船廠由浙江東方造船集團公司成立,曾是被無數人寄予厚望的明星船企。
2007年5月初,東方造船集團看中樅陽縣得天獨厚的長江沿岸資源,決定在樅陽創立造船廠。成立于1986年的東方造船集團是樂清七里港第一家民營造船企業,當時已經發展成為溫州船舶制造業的龍頭企業,在金融危機之前連續多年產值超過10億元。
2008年8月,安徽東方造船正式建成投產,首批訂單就與荷蘭船東簽訂了總價值約9億元的10艘多用途貨船建造合同。根據計劃,安徽東方造船總投資10.8億元,將建成6條船舶生產線,預計年造船能力達40萬噸,年銷售收入40億,年利稅4到8億元。
2010年,安徽東方造船曾準備進一步擴大造船基地規模,并籌備再投資建設“遠洋特種船舶生產基地”。在繁榮時期,安徽東方造船員工人數一度超過1000人。然而,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安徽東方造船的訂單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投資回報率,面臨接單難、融資壓力大等問題。
到2012年,隨著造船業普遍“駛入”寒冬,在成立了短短4年之后,安徽東方造船的情況急轉直下,員工人數僅剩70余人,只有約50名從事造船工作。自2012年之后,安徽東方造船一直在尋求拋售資產、進行資本重組。
2016年,樅陽縣政府取得了安徽東方造船資產所有權,將安徽東方造船盤活納入年度工作重點。2019年,安徽中飛長江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中江氫能)曾計劃以安徽東方造船為基地,打造新型氫燃料電池船舶基地,然而這一計劃最終未能成為現實。
為盤活利用安徽東方造船資源,樅陽縣政府多次調研,并積極招商推介。去年,樅陽縣政府與安徽省港航集團所屬銅陵港航公司,加快推進安徽東方造船資產整合相關工作。
去年11月,安徽省港航集團與山東港口集團在青島簽訂投資意向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完善港口功能布局、加快新能源船舶制造、謀劃內河港航設備產業園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通過整合資源、互促共進,加速推進樅陽縣東方造船廠項目合作落地。
去年12月,樅陽縣投發集團完成東方造船廠相關資產轉讓協議的修訂工作,正配合安徽省港航集團對擬轉讓的造船板塊資產評估價值的核準工作。
按照計劃,樅陽船廠項目將開展船舶制造、維修、拆解等業務,構建“港口+園區”模式,服務完善銅陵港功能布局,加快新能源船舶制造,致力于打造現代化的“新能源船舶修造基地、綜合立體樞紐港、先進智造新基地、臨港經濟產業園”和銅陵船舶、港航裝備產業的重要支柱。在完工投產后,該項目將打造引江濟淮渠首綜合立體樞紐港、皖江大宗散貨集散中轉基地、長江先進內河港航設備產業園,在新能源船舶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據了解,安徽省港航集團有限公司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出資成立,是安徽省屬國有大型一類企業。集團成立于2018年,是安徽省整合港口、航道、航運、臨港產業及相關資源的主要平臺,承擔著安徽省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參與上海組合港和長三角港口群合作分工的主體責任。
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是山東省屬國有重要骨干企業,成立于2019年,總部位于山東青島,擁有青島港集團、日照港集團、煙臺港集團、渤海灣港集團四大港口集團,以及青島港(601298.SH,06198.HK)、日照港(600017.SH)、日照港裕廊(6117.HK)三家上市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