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院士”711所老總金東寒
2009-12-11 08:05:58 來源:紹興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金東寒,祖籍浙江新昌儒岙,1961年1月出生,1978年考進了武漢水運工程學院(現為武漢理工大學)內燃機專業。曾于1998年5月獲“第6屆中國青年科技獎”,2001年12月獲“中國青年科技創新獎”,2003年4月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6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金東寒是我國第一位熱氣機專業的碩士
為船舶安裝一顆“中國心”
接通金東寒的電話(產品庫 求購 供應),電波的那一端,這位最年輕的紹興籍院士對于自己的當選依然十分低調,“感謝家鄉的關心和祝福。我的人生目標只瞄準‘下一步’,希望一輩子把一件事做好!
讓金東寒念念不忘的就是一臺不到1噸重的特種船(船型 船廠 買賣)用發動機(產品庫 求購 供應),為了這項讓福特、通用等大公司望而卻步的高難度動力裝置,他已付出了20多年的心血。
1985年,24歲的金東寒投身熱氣機研究,當時,國內知道“熱氣機”為何物的人恐怕只有個位數。從博士畢業起,金東寒就在一個院子里埋頭苦干20年,將“綠色”的特種發動機概念變成了一套高技術裝備,成功應用于我國海軍新型艦艇上。此前,這種船用發動機技術只有極少數國家掌控,如今,我國已實現了自主研發,國產船舶從此有了一顆強勁的“中國心”。
最初的5年,30萬元支撐著課題組勉強度日。作為團隊中最年輕的一員,金東寒義不容辭地扛起了臟活、累活。有了第一臺小功率樣機,科研經費一下子漲了20倍。然而,為了“拿出一臺接近實用的大功率樣機”的目標,大伙兒忙得“沒時間生病”。研究的關鍵階段,金東寒連續3個月吃住在實驗室。眼見天氣轉涼,妻子不得已抱著出生不久的女兒,大老遠地趕來送被子。當75千瓦樣機誕生時,女兒已經3歲,竟也開心地唱起兒歌。
而今,他仍在琢磨下一代熱氣機的研制路線,也期待著自己的成果有朝一日能進入家庭。這幾年,他所在的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11所的熱氣機已經在民用市場上闖出了一番新天地:把它裝在賓館、醫院,僅一臺鍋爐(產品庫 求購 供應)就能為用戶同時提供冷熱水和電力,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這就是“分布式供能”;如果將它裝在垃圾填埋場,則可利用垃圾散發的沼氣發電,一邊為電網分憂,一邊減排甲烷。
從“七五”到“十五”,整整四個五年計劃,金東寒見證著中國熱氣機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跨越。
“一個工程項目的完成,一項科研成果的取得,取決于意愿、方法和行動三大要素!庇辛艘庠,金東寒開始不斷創新方法。在特種發動機控制系統(產品庫 求購 供應)研制中,他們嘗試運用多種經典和現代的控制法,卻一直沒能奏效。后來,金東寒終于突破思維定勢,開發和采用智能控制策略,最終滿足了控制要求并優于國外指標,還相繼突破了發動機總體技術、密封技術、高壓燃燒技術等關鍵技術難關,為國家填補該領域的多項空白,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父母眼中的金東寒
“
“也許是我當初的一份私心,讓東寒最終走上了船舶機械制造的路!苯饢|寒的父親金奕新說,他的老家在新昌儒岙鎮橫板橋村,當年是哈爾濱第一航空學校的飛行員教員,后來因為被劃為右派,下放到黑龍江省綏化縣一家工廠勞動。落魄之時,在儒岙教書的潘燕芬千里迢迢趕到北國,結成了一段佳緣。
金東寒16歲高中畢業后,被分配到一家校辦工廠當學徒!八膸煾凳且晃灰堰^了退休年齡的八級車工,技藝高超。金東寒當時最大的愿望就是像師傅那樣當個出色的鉗工!苯疝刃抡f。
1978年,金東寒參加全國高考,在填寫高考志愿時,金奕新就把自己想回南方的心愿落在了兒子的身上!爱敃r東寒的高考分數可以填報國內很多重點大學,我自己是學飛機制造的,知道學機械類大學生往往分配到三線山溝溝里,學船舶專業的肯定沿著大海大江走,那樣至少會分配到南方,可以離家鄉更近一些!
就是因為父親對于家鄉的“私念”,金東寒最終選擇了武漢水運學院內燃機專業,“那時他是班上年紀最小的學生。由于在黑龍江綏化學的都是俄文,學英語就得從零開始,記得那年他從武漢回綏化探親,主動要求為家里挑水,當時去挑水的人很多,在排隊時他掏出口袋里的英文單詞復習,直到天黑了,我看他還沒回家,就到井口去找他,才發現他一個人口中念念有詞還在背誦,早把挑水的事給忘了!闭f起兒子當年學習的刻苦情形,已過花甲的潘燕芬依然記憶猶新。
憑著刻苦和努力,金東寒留校不久如愿考取了碩士研究生
對于機械有很大興趣的他,還有一個特別的愛好,就是愛逛五金店,那里有他熟悉的工具,更有一些構思奇特、很有創意的東西!皟鹤舆@種愛學習、愛思考和喜歡做有心人的優點,是他以后成長為一名出色的科研工作者的重要原因!苯疝刃抡f。
潘燕芬從屋里找出兒子的一疊工作筆記。在其中一本筆記的扉頁上,記者看到了這樣一行字:只要有豐富的知識積累,忘掉僵化的舊觀念,掌握正確的方法,人人都能創新。
熱氣機的系統復雜,制造和安裝困難,維修難度大,一直以來,許多人總以為差不多就行了。金東寒卻不這么想,他通過研究提出了高度集成的模塊化設計方案,簡化了系統布置,提高了可靠性和維修性!霸诠ぷ髦信龅嚼щy,他的態度首先是堅信有辦法,然后就全力地尋找答案。這種做事方式使他在工作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苯疝刃伦院赖卣f。
金東寒有一個幸福的家,妻子從同濟大學研究生畢業后,如今在上海創辦了一家裝潢公司,16歲的女兒在上海華東師大附中讀高三,也是一位社會活動能力很強的優秀生!斑@套120平方的房子就是媳婦設計的!苯疝刃路驄D笑著說:“東寒的弟弟在紹興市水利局工作,妹妹在紹興一家保險公司工作,他的根在紹興,有空就會到紹興到新昌走親訪友!
科研團隊的“領軍人物”
“一個人只能干些事情,一個團隊才能干成事業!48歲的金東寒是最年輕的院士,也是研究所轉制企業的年輕老總。這個低調的院所、公司的“雙領導”,最注重集體進步,他曾不止一次地說,“這就如同一部機器,只有當機器上的每一個零件都充分發揮作用,整機的性能才可展現出來!
因此,金東寒十分注重將工作“流程化”,將復雜的事分解成一個個簡單的步驟,協力完成。每當遇到重大的技術問題,他都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討論,再作出技術決策。如發動機的機內工作系統十分復雜,給制造和安裝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并大大影響了維修性,而用戶對這一點又非常重視。針對這種情況,他提出了高度集成的模塊化設計方案,簡化了系統布置,提高了可靠性和維修性。
如今,雙重身份的金東寒更忙了,既要技術決策,又要關注科技產業。只要在單位上班,最后熄燈的總是所長辦公室,平時吃飯常常忘了時間,連出差都只能安排在周末。旅途中,他見縫插針看資料、想問題,沒有一刻的空閑。
國外同類項目從實驗室成果發展到工程化應用,一般要12年時間,而他們在評估風險的基礎上,優化了技術途徑,高效配置資源,更重要的是他們有一個特別能戰斗的團隊和有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所以大大縮短了研制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