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堡港:崛起中的東歐地區配送中心
2009-05-14 10:09:20   來源:國際船舶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漢堡港是歷史久遠的歐洲港口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20年的歐洲中世紀,始建于1189年,迄今有800多年的歷史。其地理位置在德國北部易北河下游右岸,瀕臨黑爾戈蘭灣內。進出漢堡港的易北河通海主航道水深13-16米,港區水域深廣,可同時停泊250多艘大型海輪作業。

漢堡港位于歐洲共同體、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和經互會的歐洲市場的中心位置,是德國重要的鐵路和航空樞紐,市區跨越易北河阿岸,市內河道縱橫,多橋梁,在易北河底有橫越隧道相通,可以提供十分成熟的多方位運輸服務。

早期漢堡港主要出口產于德國和格魯吉亞、烏克蘭、俄羅斯和波蘭等歐洲東部地區的亞麻、小麥和黑麥等農產品到荷蘭、比利時、法國和英國,然后作為貿易交換,從那里運回布片和制成品。前蘇聯解體以后,漢堡港已經迅速發展成為規模僅次于荷蘭鹿特丹的歐洲第二大集裝箱港口,東歐地區各國紛紛通過漢堡港從西方進口其需要的產品。

隨著東歐地區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尤其是東歐地區消費水平以及市場購買能力與日俱增的時候。例如烏克蘭GDP最近幾年平均增長接近7%,格魯吉亞最近幾年GDP平均增長率超過烏克蘭,至于波蘭的經濟轉型更加成功,已經正式加入歐盟,德國和波蘭之間的客戶國境線其實已經消除,貿易貨物運輸暢通無阻,德國貨物可以從波蘭直接運往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立陶宛等國。至此,漢堡港逐步成為東歐地區的重要配送中心和深入歐洲東部地區的物流樞紐。更為重要的是,漢堡港可以通過多式聯運服務網絡,把其供應鏈通過波蘭一直延伸到東部的哈薩克斯坦,再沿著歐亞大陸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繼續向東延伸到中國的連云港和深圳等遠東港口。

漢堡港并不是單純的轉口港,漢堡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潛力也非常巨大。除了大量轉口來自亞洲、尤其是中國的集裝箱貿易貨物外,漢堡港地區自身每年需要通過漢堡港直接進出口大量貿易貨物,從2008-2014年漢堡港將繼續投資數十億歐元開發港口集裝箱碼頭。目前漢堡港四大集裝箱碼頭公司年吞吐能力達到900萬TEU,可以為每年超過5000余艘包括超巴拿馬型集裝箱船(船型 船廠 買賣)舶在內的各類船舶提供裝卸服務,集裝箱碼頭裝卸吊車每24小時裝卸能力可以達到2400TEU。

漢堡港地理位置雖在西歐地區,但是其目前服務方向正在轉向東歐,而且正在發展成為東歐地區的配送中心以及物流樞紐之一,這也是最近幾年漢堡港集裝箱吞吐量量增長態勢強勁不衰的重要原因。近十年來,從漢堡到東歐地區各國的鐵路和公路地面以及內河等多式聯運基礎設施年年投資開發不斷,迄今已經大有改觀。歐洲Polzug鐵路聯運公司每年經營3000車次從德國不萊梅 - 鹿特丹 - 漢堡 - 波蘭工業中心 - 其它東歐地區城市之間的鐵路運輸列車,其2007年東歐和俄羅斯境內的集裝箱鐵路運量已經達到140000TEU,2008年在此基礎上增長25%。從2008年初以來, 歐洲Polzug鐵路聯運公司經營德國 - 波蘭 - 立陶宛 - 烏克蘭之間的鐵路集裝箱運輸列車每天至少兩班,運量每列車次超過80TEUs,而且正在繼續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漢堡至東歐地區各國的鐵路運輸均為直達,中間無需辦理通關邊檢等繁瑣手續,所謂國境線其實已經消失。目前漢堡 - 東歐國家 - 哈薩克斯坦 - 中國的鐵路集裝箱運輸歐亞大陸橋已經開通,不過還存在一些技術層面阻力。目前由于經濟蕭條,亞洲 - 歐洲鐵路集裝箱貨運列車運費特別低廉,一只20英尺集裝箱從中國香港經過鐵路運往漢堡僅需要350美元(不包括附加費),而同比2007年則需要支付1400美元。由于鐵路集裝箱貨運列車運價如此低廉,再加上經營管理水平不斷優化,估計漢堡 - 東歐 - 中國的集裝箱鐵路運量可能會在2009年有所增加。

來源:中國大物流網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