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集裝箱船撤單改單日益嚴重
2009-06-16 07:53:14
來源:國際船舶網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目前全球集裝箱船的合同變更情況越來越嚴重。
根據國際船舶網的調查,除了終止合同,截至今年6月初,一共有33艘集裝箱新船被撤單,其它表面上的合同變更包括了41艘船延遲交船,24艘船改變船型。 更改合同的大多數都是德國、希臘和其他歐洲船東。船廠也似乎都已經接受了這些客戶的要求。
德國Peter Dohle和智利Sud Americana Vapores目前正在討論改變在三星重工定造的4艘12600TEU集裝箱船的船型。
NSB已經在去年9月將8艘在大宇造船的4250teu集裝箱船改為巴拿馬型散貨船。而Hartmann,在韓國現代定造了8艘2000teu的集裝箱船,其中6艘現在已經改為2艘化學品船和3艘LPG。同時,到今年1月份為止,Hamburge已經縮小了2艘在江南船廠的船舶尺寸。
希臘船東Costamare航運和Danaos航運已經更改了他們的集裝箱船合同。Costamare已經取消了其在滬東中華訂造的4艘8350teu集裝箱船的其中3艘,另外1艘延遲到今年1月份交付。同時,Danaos已經延遲交付了15艘在江南船廠和韓進重工建造的集裝箱船。
以色列以星航運已經取消了在臺灣國際造船集團的6艘集裝箱船。John Fredriksen-led shipowning company Ship Finance International (SFI)也延遲了在江蘇揚子江船廠和廣州文沖船廠的2艘集裝箱船。
即便在日本,也有船東要求推遲6艘日本當地船廠的6400teu集裝箱船。這表示,受到影響的不止是韓國和中國船廠,也已經蔓延到了日本。
集裝箱運輸的低迷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隨著大型集裝箱船加入競爭,供應壓力也會進一步加強,F在由于信貸緊縮的普遍存在,目前仍然沒有船東采購基金緩和的跡象。因此看來,目前集裝箱船合同更改的情況將會進一步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