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百位航運界人士排行榜出爐
2010-12-22 08:45:57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近日,英國《勞氏日報》通過在世界范圍內的層層走訪,開列出了“全球最有影響力的100位航運界人士”排行榜。在這張榜單中,有很多耳熟能詳的名字,中國人在排行榜中占到了近兩成。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排行榜中第一的位置上赫然寫著中國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的名字;仡欀袊嗽谌蚝竭\業高速發展中所付出的努力和貢獻,這樣的榮耀難道不是應得的嗎!我們摘選了來自中國大陸的上榜者名單及《勞氏日報》為其撰寫的評語,以饗讀者。
No.1 李盛霖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部長
他不會開船,也從來沒有在大海中工作過,而且,他并不專注于航運事業,然而在今后的10年中,這位中國交通運輸部部長會是每一次航運界長期性變革的中心人物。他毋庸置疑是目前航運界中最有影響力的人。
為了經濟穩定發展,政府部門宣布了航運業發展戰略,它囊括了從中國造船融資到國際大宗商品貿易等一切行業,而其中起關鍵作用的決策是在李盛霖的辦公桌上完成的。
作為一名政界人物而非航運業人士,他以令人印象深刻的發展戰略使其從原本的天津市副市長升職為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再到今天的交通運輸部部長。
他的視野中不僅有運價高低、運力過剩與否以及結構性政策,他更明白推動中國干散貨運輸的根本是國家內需,刺激集裝箱貨運的源頭是中國的制造業,這就是為什么在未來的10年中他將會成為每次航運界長期性變革的中心人物。
中國航運事業的參與者,不論是誰,都會被“中國因素”所左右,同時,他們也將會被這位交通運輸部部長的決定所影響。
No.11 魏家福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總裁
他不僅是一個敏銳的商人,更是業界的“船長”。在行業中他可以算得上是太平洋亞太范圍內的龍頭老大,同時鑒于他是中國最大的船公司——COSCO的董事長,毋庸置疑他是中國在國際航運界中最好的代言人。
這位走遍世界各地的船長在與記者的對話中為航運業的發展方向做出精確的預測。
1993年,在魏家福的帶領下,該集團通過其全資子公司中遠控股有限公司在新加坡上市。目前,中遠集團擁有超過800艘貨船,其中包括全世界最大的干散貨艦隊,且在過去的10年中較原先的規模擴大了整整一倍。魏家福最近為企業所做的規劃顯示他將在2020年帶領中遠成為全世界第一大船公司。
在面對復雜的問題時,魏家福會以其獨特的“兼愛”理論來回答,當被問及應如何應對其競爭對手所造成的威脅或市場侵占時,他卻笑著解釋:“永遠與對方成為朋友而不是相互廝殺”。
然而記者卻在那祥和的笑容背后隱約看到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與熊熊燃燒的野心,正是這樣的品質致使無數偉人被人傳頌……
No.16 高彥明
河北遠洋運輸集團董事局主席
高彥明改變了中國航運界的游戲規則。他被列入2010胡潤財富榜,他的個人財產總值在其任職期間爆升320%——目前約為37億元人民幣。28個億的增長讓他成為了財富榜上財產上升第二快的人,要知道在2009年時其身價只有8.8億,排在財富榜的137位。從高彥明的財富上升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船東富豪越來越有能力為航運做出貢獻!氨M管目前的航運業中參與的人不多且其交易透明化仍然是一個問題,但是該行業似乎正在崛起,”某胡潤財富榜的分析師這么評論道。
高彥明最杰出的貢獻是把河北遠洋從破產邊緣中挽救了回來,在他的帶領下,現在的河北遠洋已經是中國第四大船公司,他也成為了全球船公司上層。
除此之外,高彥明還善于抓住機遇。當國際海事組織決定淘汰單殼油輪的時候,他早就提前預料到了這點,并且有效地把單殼油輪改裝成鐵礦石運輸船,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的聲譽并且被冠于“改裝船之父”的美名。
No.20 李若谷
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
一個懂得中國戰略性金融重要性的人。從2005年擔任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至今,李若谷從一個微不足道的融資銀行行長變身為整個行業關鍵人物。
過去,中國進出口銀行的貸款只是支撐中國的造船商以及推動中國出口。在李若谷的新框架下,船舶融資上升到了更廣闊的層次,其貸款涉及到幾乎所有政府關心的領域,包括能源、運輸以及整個航運經濟發展。
現在,中國進出口銀行的影響力不可小覷,要知道中國的船東從它這里得到了不少好處,這樣的好處也會附加到中國的造船商與歐美船東的合作中,良好的影響力會提高社會效益,并且形成良性循環。每一次通過政府注資來進行船舶融資都會提高李若谷在整個船東領域的影響力。
當然,航運只是其工作的一部分,別人對他的了解或許更多來源于他對于人民幣匯率改革的貢獻,當時他是中國人民銀行的副行長兼中國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
No.21 李紹德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總裁
對于李紹德在航運界的影響力,用數字來說明應該是最給力不過的了。
中海集團是中國第二大船公司,僅次于中遠集團。作為總裁,李紹德對于旗下多元化船隊中的各種船型都了如指掌,如集裝箱船、油輪、不定期貨船、郵輪、滾裝船以及其它專業類運輸船。由于集團與大型鋼企有非常緊密的合作關系,其優勢非常明顯地從煤炭和石油的運輸上體現出來。此外,他們還將業務擴充至LNG運輸、港口終端業務、物流、貨運代理、空運貨代、造船及維修、人才培養、集裝箱制造、貿易、融資、信息技術以及其它內容。
該公司在國外擁有90多家分支機構、辦事處以及代理點,還有300多家銷售點分布在世界90個國家和地區。此外,它還手握3家大型航運企業股權,分別為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集裝箱運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國海盛(海南)航運有限公司。
No.37 譚作鈞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
2010年上半年,中國的造船業從交付數量、總載重量以及船舶總噸數等關鍵數據上大幅超越韓國,這是中國造船業的新里程碑。
但是,中國要成為居全球造船業主導地位的國家還為時尚早,因為如果沒有高端造船技術的支持,中國很難保持“領頭羊”地位。而譚作鈞非常明白這一點。
作為中國最大的船舶制造企業——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的總經理,他引領了中國的造船業,旗下有60家分支機構,包括造船廠、船舶維修、零件裝配以及船舶設計院,其中,滬東中華造船公司創下過LNG船交付紀錄。
2010年1—6月,中船集團交付船舶99艘,同比增長60%;船舶總噸位達81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74%。
譚作鈞確定在2015年之前帶領中國造船業邁向全球頂峰,他呼吁中國船舶制造商企業不斷參與制造高技術含量船舶,如大型海工船、鉆井和LNG船等。
No.42 傅育寧
招商局集團董事長
傅育寧——又是一個中國航運業的標志性人物,一個能與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總裁魏家福比肩的人物。
招商局國際集團可以說是中國最大的港口運營商。旗下港口的名字更是響當當,其中包括深圳西部港區、上海國際港務集團、寧波大榭、青島集裝箱港以及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在國際貿易不斷增長的背景下, 2010年上半年,旗下港口的箱運量同比猛增25%至2190萬TEU。
除此,招商局國際母公司招商局集團的混合投資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果,投資范圍包括收費公路、能源運輸、物流、金融以及不動產開發。
該公司擁有非常良好的口碑和信譽,自1872年在香港建立以來一直較好地保持了傳統。
No.61 張頁
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
上海正加速成為亞洲航運金融中心,在此過程中,擁有14年歷史的上海航運交易所在全球最快速增長的航運集群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并不斷對外發布、執行政府調控措施。張頁無可非議地成為了最具中國航運雄心的人物。
張頁在進入上海航交所之前曾在6家國有航運企業擔任高管職位,見證了上海航運發展的歷史進程。在上海這個全球最主要的港口中,上海航交所長期以來提供各類海運、金融和商業信息,是上海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一個窗口。
張頁在航運界多年的從業經歷讓他擁有超乎尋常的開放姿態。一年前上海航交所發表了一項新的指數——新版上海出口集裝箱運費綜合指數(SCFI),用于結算集裝箱運價衍生品,該指數已在全球范圍內被視作從上海出發到世界各地航線的最權威、最精準的數據源。與此同時,張頁表示上海航交所要專注于把集裝箱運費指數的事業做到最好,將暫不會發布除了集裝箱運價以外的其它國際運價指數,不過他相信目前上海航交所已有能力做到這點。
由中國交通運輸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創立的上海航交所是國際班輪運價備案中心,提供大通關服務、國家船舶交易信息平臺,并在中英文官網上發布航運信息和指數。毫無疑問,張頁是上海發展航運宏圖偉業中政府層面上的一個縮影。
No.66 陳峰
海航控股集團、大新華物流董事長
“金融危機正在給物流行業重新洗牌,所謂亂世出英雄,這正是我們打造一支艦隊的最佳時機”,陳峰這么說道。此話并不是夸大。
大新華物流系海航控股集團旗下子公司,同時手握其它各物流企業股權,野心滿滿地要在2015之前成為全球第三大干散貨船公司。
目前公司可支配運力有10艘散貨船,另有60艘在建。與其合作的船務為金海重工,大新華物流在2009年時出資收購其51%的股份。
有傳言說大新華物流另有其它造船訂單,大約為25艘船,大部分為干散貨船,其余為集裝箱船。
如果說大新華物流在2015年擴充其船隊至200艘,那么就意味著至少要在未來的5年內造90艘船。根據克拉克森經紀行所提供的數據,目前海岬型船和巴拿馬型船每艘的造價分別在5700萬美元和3400萬美元,其總造價30億~51億美元。
如此龐大的支出標志著大新華物流對于世界干散貨第三大公司的位置志在必得。按照其計劃,若大新華物流在2015年完成了200艘船的建造目標,這將使所有海航系旗下的干散貨艦隊數量暴增至650艘,占世界干散貨船總數7500艘的9%。如果這樣的夢想成為現實,那么下一次陳峰在這張排行榜上的排行又要上一個臺階了。
No.77 李科浚
中國船級社總裁
對于目前的航運業,或許他可以算得上是有“大局觀”的人。最近中國船級社總裁李科浚被報道說中國正在“嘗試一切手段”來融入國際海事事務,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阻礙。他指出,中國海事業仍然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和理解新的規則。
他打破傳統,首倡把船東、船級社以及造船商帶到一起進行三方會談,這是他之所以被稱為具有“大局觀”的人的原因之一。
或許中國船級社的規模不如其它船級社,但是李科浚的影響力是無法被忽略的。
No.78. 周巍
民生金融租賃公司總裁
當中國的航運企業紛紛尋找新的融資渠道時,周巍領導下的民生金融租賃如及時雨適時出現。
民生金融租賃成立于2008年4月,是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設立的首批5家擁有銀行背景的金融租賃企業。雖然航運并不是公司的主要精力所在,但民生金融租賃在中國的船廠擁有近30艘散貨船的手持訂單,價值超過7.5億美元,并有超過10億美元的預算可供花費。這一新的資本來源大力支持了中國盡可能將國際貨物交由本國船舶運輸的雄心。此外,它還將助中國造船業一臂之力。迄今為止,受益者的名單上有南京油運和福建國航遠洋。其中,后者與民生金融租賃簽訂了巴拿馬型船舶融資租賃戰略合作協議,將在2011年-2013年間接收最多18艘巴拿馬型新船,這也是中國首筆此類售后回租交易。
船舶融資租賃在中國仍處于起步階段,但這種融資方式可望在未來幾年里成為更多有雄心但缺少資金的船東和船廠的選擇。雖然至少有5家中資銀行以融資租賃公司方式成為船東,有些的資金比民生更加雄厚,但民生卻擁有先發優勢。盡管目前的業務仍只限于國內企業,但周巍已透露民生未來有可能對外國公司敞開大門,向那些在中國船廠造船的外國船東提供融資。
No.83 楊紹鵬
海豐國際航運集團總裁
楊紹鵬是當今全世界效率最快的船公司的老板,同時也是亞洲范圍內運輸量最大的中國船公司的老板。10月份剛在香港上市的海豐國際是中國第三大集裝箱船公司。
海豐國際旗下擁有15艘集裝箱船,另有27艘租賃船,整個集團業務涉及班輪業的方方面面,包括運輸、運費墊付、報關、船舶經紀等。
把握時間、洞悉利基市場、發現機遇,這些大力提升了他在臺灣地區的影響力。海豐國際專注于亞洲范圍內貿易航運,在其所專注的業務范圍內的箱運量大大超出了對它最有威脅的競爭對手。2009年,僅在亞洲范圍內的50多條航線上其箱運量竟然達到了120萬TEU,收入為2.87億美元,而今年的收入預期將達到4.01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