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船務預計2024年仍將保持盈利
2024-04-18 20:19:26
來源:航運界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航運界網消息,總部位于新加坡的太平船務(PIL)首席執行官Lars Kastrup最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2023年公司在每個季度都實現了盈利,并預計2024年仍將保持盈利。
盡管太平船務目前的航線網絡專注于亞洲、中東、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也無法避免集運市場的快速正;,但與大多數競爭對手不同,在接受采訪時Lars Kastrup指出,太平船務在2023年所有季度都實現了盈利。
Lars Kastrup擁有30多年的航運從業經驗,曾擔任;屎竭\/美國總統輪船公司(NOL/APL)的首席執行官,并在達飛集團(CMA CGM)和馬士基(Maersk)擔任高管。2020年7月加入PIL,并自2021年3月起擔任公司聯席總裁兼執行董事,2022年7月1日被任命為公司首席執行官。
太平船務原本并不披露財報,由于新加坡投資部門淡馬錫的附屬公司Heliconia注資并持有多數股權后開始向新加坡ACRA提交財務數據。根據ACRA數據,太平船務2023年營收從2022年的61億美元下降至29億美元,稅后利潤為3.07億美元,而2022年為30億美元。
Lars Kastrup指出,營收和利潤的下降與2023年運價正;嚓P,這也影響了整個集運行業,就PIL而言,單箱平均運價下降了約56%。
他說,“事實上,我們在這個由供需決定發展的行業正在回歸正常。但這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尤其是下半年,運價降至對許多人來說沒有利潤的水平。”
太平船務之所以能在第四季度保持盈利,主要利益于成本控制。Lars Kastrup解釋道,比如船隊管理系統,現在證明了其價值。該系列目前已部署在PIL大樓,通過在操作室全天候監控所有船舶,并確保以最佳速度航行,能夠將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2%至5%。與此同時,該系統還意味著能提高船舶準班率和可靠性,能及時調整航線以避免惡劣天氣。
他解釋道,“我們非常注重成本管理。因此,我們有芏嗑俅朧俏私檔統殺競陀嘔劑舷摹�”
與此同時,Lars Kastrup預計太平船務今年仍將保持盈利,盡管可能很小。
由于紅海危機,導致絕大多數集裝箱船繞好望角航行,這意味著需要更多的船舶,促成了運價恢復。根據Lars Kastrup的說法,太平船務今年一季度的平均運價與2023年上半年的水平不相上下。
他說,“這意味著現在暫時沒有運力過!,F在已經過了春節,由于運力已經被吸收,市場已經穩定下來。”
盡管如此,他仍對實際的運力過剩感到擔憂,特別是今年下半年,一部分原因是許多大型船舶將繼續進入市場,并帶來級聯效應,另一部分原因是紅海危機總有一天會結束。
他表示,“然后,船公司將不得不表現出紀律,可能會通過放慢之前為了繞非洲航行而提高的航速來應對。”
Alphaliner TOP100數據顯示,太平船務運營90艘集裝箱船,控制運力32.1萬TEU,全球排名第12位。其中自有船71艘,租入船19艘。此外還持有12艘集裝箱船訂單,總計118542TEU。
太平船務與中國船級社簽署合作備忘錄
4月15日,太平船務與中國船級社武漢規范研究所(CCSWR)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推進航運脫碳進程。太平船務執行主席張松聲、首席執行官高瑞澤以及中國船級社總裁孫峰出席并見證簽約儀式。太平船務船隊總經理吳鐘漢、中國船級社武漢規范研究所所長甘少煒進行簽約。
太平船務執行主席張松聲(中)、首席執行官高瑞澤(左)以及中國船級社總裁孫峰出席并見證簽約儀式
中國船級社武漢規范研究所是中國船級社(CCS)的直屬機構,負責制定船舶入級規范、技術標準并提供技術服務等。根據備忘錄,雙方將在探索航運業溫室氣體減排綜合解決方案、綠色燃料供應鏈、碳排放評估和認證、綠色燃料加注及箱船綁扎技術分享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為航運業綠色發展增添動能。
太平船務船隊總經理吳鐘漢(左)、中國船級社武漢規范研究所所長甘少煒簽約
著眼未來,太平船務將始終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與中國船級社等志同道合的伙伴攜手合作,為達成2050年“凈零碳”目標、創造綠色、美好未來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