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國際航運船舶僅4.2%為中國籍
2012-05-24 21:18:04 來源:東方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5月24日,上海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市建交委副主任、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推進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沈曉蘇介紹了市政府頒布的《上海市加快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主要內容。
今天下午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海事局副局長常富治介紹說,目前在上海港每年進出的國際航運船舶掛中國國旗的,到今年上半年只有4.2%,上海遠洋發展有很大的空間。
常富治說,去年12月交通部海事局在洋山設立船舶登記港,在洋山保稅區注冊登記的從事國際航運的企業,境外進來已經辦理退稅或保稅的船舶,可以在洋山港進行登記。目前已經有幾家船舶租賃企業正在與相關方面進行溝通,爭取在今年能有實質性的突破,為創立新的國際船舶登記制度起到一個示范作用,促進洋山作為國際航運的試驗區。
據介紹,國際船舶登記是服務業的龍頭,可以帶動航運金融、航運保險和相關船舶檢驗,船舶管理等相關企業。我國對沿海船舶、國內運輸船舶和遠洋船舶(位置 評論 新聞)實施統一的登記制度。為了使得有一個良好的運營環境,07年國務院批復了免稅制度,“為此,我們進一步探索,希望利用洋山國際航運試驗區,創設一個新的登記制度,使我們的遠洋運輸企業能夠與國際的航運企業在同等條件下競爭,擴大中國航運的實力。”
目前,在上海港每年進出的國際航運船舶掛中國國旗的,到今年上半年統計只有4.2%,“所以我們遠洋發展有很大的空間,我們希望航運金融企業和我們一些企業能夠投向國際航運業,擴大中國在國際航運市場的份額,為我們國家的外貿經濟,外貿運輸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