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遠132億債務重壓魏家福依然有信心
2012-10-29 07:39:13
來源:理財周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遭遇還款高峰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中遠的長期借款,排名前五位的債權銀行為中銀香港、中國國家進出口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
而中遠超過132億元的一年內到期長期負債余額中,債權銀行前三位分別為中國銀行上海分行、東京三菱銀行及農業銀行上海分行。
其中,中國銀行上海分行的借款起始日為2007年8月23日,截止日為2012年11月4日。
雖然如今陷入困局,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遠洋作為國內航運業的龍頭老大,此前一直都是各家銀行的座上貴賓,從中國遠洋歷年的財務報表中可以看到,為其提供貸款的銀行以四大行和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為主,而包括光大銀行、深圳發展銀行等在內的股份制銀行在過去的幾年中,也都積極為中遠提供貸款支持。
去年五月,招商銀行更是通過議案,向大股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及其下屬子公司提供集團綜合授信額度人民幣300億元,期限三年。
截至6月30日,中國遠洋集團為招商銀行第三大股東,持有招行13.41億股無限售A股,占其總股本的6.22%。
而在這些銀行中,中國銀行的身影最為突出,事實上,中遠集團和中國銀行的合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銀行曾長期作為中遠集團唯一的買造船貸款銀行。2009年,中行進一步加強在航運金融方面的投入。
當年7月,中行上海分行成立“國際航運金融服務中心”,專職為由航運公司及其上下游船代公司和物流公司等組成的航運行業客戶群提供金融一站式服務,這也是國內首個以航運業為專門業務對象的金融服務中心。
航運金融中心成立伊始,中行便牽頭完成了中遠集裝箱運輸公司銀團貸款,并與中遠集團在船舶境外融資運營領域開展合作。而當年年底,中國銀行與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又在北京簽署《銀企戰略合作協議》,中國銀行肖鋼董事長與中國遠洋掌門人魏家福一并出席。
事實上,不僅是中國銀行,在2009年掀起的上海金融和航運兩個中心建設浪潮下,航運業激發了各家銀行巨大的合作熱情。
就在中行航運中心成立后不久,總部位于上海的交通銀行也成立了航運金融部,通過對航運行業的政策研究、分析和趨勢研判,規劃和組織實施航運業的業務發展戰略和產品服務策略。
今年7月,交通銀行公司機構業務部副總經理金旗在出席陸家嘴論壇時指出,交通銀行三年在航運上面的投入增長量達到60%,而中行在這一部分的數據也達到了30%以上。
2009-2010年間,各家銀行,特別是上海及深圳地區分行,紛紛積極向以中國遠洋為代表的航運業龍頭拋出橄欖枝,大批授信密集獲批放款。截至2011年末,航運授信總額為1961.39億元,客戶總數為1141家,同比增長46.85%,貸款總額達到640.32億元。
而從2011年開始,隨著航運業市場受到經濟放緩帶來的需求萎縮以及運力大量投放帶來的供給過剩雙重壓力,產生新的調整,包括中國遠洋在內的航運企業巨頭業績紛紛下挫,開始讓一直以來看好航運金融發展的銀行陷入兩難境地。
更重要的是,在2009年前后發放的貸款,3年期限占據了不小比例,而這一部分,都將在今年和明年迎來還款期,能否順利收回,無論對企業還是各家銀行來講都是不小的考驗。
根據理財周報記者獲得的材料顯示,截至2011年9月末,幾家主要銀行對于中國遠洋的授信使用情況為,中國銀行已放款83.76億元,農業銀行28.11億元,建設銀行21.89億元,招商銀行18.13億元,工商銀行13.85億元,其他銀行89.94億元,總計255.69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