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綜合 > 船界人物 > 正文

陶安祥:用夢想締造世界錨鏈王國

2013-10-28 08:14:15   來源:靖江日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成就全球錨鏈大王

隨著國際市場的拓展,亞星在國內的境況也開始有了轉變,亞星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大。這時,鄉鎮企業紛紛轉制。陶安祥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1999年,陶安祥完成了亞星的股份制改革,而那時亞星的負債率是98%,每年銀行利息就高達百萬元。陶安祥把自己的全部家當都押在了亞星。

亞星改制后,當年就實現盈利。2000年,亞星收購了安徽馬鞍山錨鏈廠51%的股份,成為其大股東,一年后又出資收購了其余49%的股份。通過加強管理和企業改制,這家錨鏈廠的年銷售額很快就由1000多萬元增加到了1億元。

2002年,亞星當年的產值實現了2億元的突破。陶安祥請來了南京商學院的教授給員工上課。在跟教授交流時,他說:“我們1992年的產值是200萬元,2002年的產值是2億元,我們在10年時間添了兩個零,從2002年到2012年又是一個10年,不知道我們能不能再添一個零,實現20億元產值?”教授聽后建議將亞星的戰略定為“添零戰略”。

2007年9月,亞星以1.4億元成功收購了正茂集團公司55%的股份,并且還單方面增資1.2億元擴大了股比。那一天,是陶安祥最高興的一天。因為這個正茂集團公司正是十幾年前迫使他們改做出口的國營鎮江錨鏈廠。陶安祥說,收購這個工廠是他覺得最累的一件事,從2005年籌劃到正式收購,前后經過了3年時間,中間出現了無數變化。30年過去了,他終于超過了這家中船集團直屬的錨鏈廠,實現了自己“一定能夠做得更好”的人生目標。

2008年,亞星已實現22億元的年產值,陶安祥提前5年實現了自己的“添零戰略”。而早在幾年前,亞星的產品技術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不但打敗了國內的對手,也打敗了國外對手。如今,亞星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船用錨鏈的65%,新造船的70%,海洋平臺錨鏈的50%。陶安祥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錨鏈大王”。

追夢系泊(產品庫 求購 供應)鏈世界冠軍

陶安祥是個不斷追逐夢想的人。站在世界船用錨鏈之巔的他開始尋找企業未來經濟新的增長點。增長點在哪里?陶安祥敏銳地覺察到,海洋時代已經到來,海上石油開采正在由淺海向深海發展,可以開發石油鉆井平臺(船型 船廠 買賣)用的系泊鏈(產品庫 求購 供應)。

事實上,陶安祥心里清楚,生產系泊鏈門檻高、風險大:鎮江錨鏈廠從1992年起花了12年時間都沒有形成產業化,只做了幾個小單子,國際市場沒有訂單;日本一家企業生產出系泊鏈后遇到質量索賠,慢慢退出該領域。中國企業要進入這個領域更是難上加難,當初國際上沒有人相信中國能生產這樣的產品,西班牙等國的壟斷企業也想方設法控制全球市場。

2004年,陶安祥下定決心要排除萬難做系泊鏈,他在公司會議上講:這樣高難度、高技術含量的鏈子不能不做,亞星已經是船用錨鏈的世界第一,如果不做系泊鏈,就是大而不強!轉型升級的方向就這樣確定了,并且是咬定目標不動搖。2005年至2007年,亞星的R3、R4級系泊鏈出來了,打破了國外企業在系泊鏈領域長達30年的壟斷,但訂單都是小項目;2008年至2010年經歷金融危機,系泊鏈訂單幾乎是零,但亞星對系泊鏈的研發、技改一天也沒有停過。

轉型升級進軍系泊鏈,必須要有大量的投入。錢從哪里來?必須要有非常好的融資平臺。陶安祥早在2004年時就想到了上市。2010年12月,江蘇亞星錨鏈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成為靖江首個在A股上市的企業,募資金額20.25億元。陶安祥表示,資金主要用于年產3萬噸大規格高強度R4海洋系泊鏈建設項目、年產3萬噸超高強度R5海洋系泊鏈技術改造項目、江蘇亞星錨鏈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經歷金融危機,2011年,海工市場恢復,陶安祥的堅持,換得源源不斷的國際訂單。2012年,荷蘭殼牌、法國道達爾、巴西石油等國際頂級公司都采購了亞星系泊鏈,國際市場空間一下子放大了。陶安祥始終堅信,亞星會有一天成為全球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