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港40萬噸礦石碼頭投入運行
2013-03-11 07:58:43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3月9日,目前世界最大的礦石接卸碼頭青島港董家口港區30萬噸級 (結構兼顧40萬噸)礦石接卸碼頭正式通過國家驗收,轉入運營階段。這個“世界之最”和“全國首個”將給青島的港口產業帶來什么?
對此,有關專家認為,此舉使青島最先擁有了40萬噸級礦石船舶接卸能力,在打造全國最大鐵礦石集散中心上搶得了先機,將進一步確立青島港在全球中國際礦石中轉港的地位,實現對日韓及國內周邊港口的鐵礦石水水中轉業務的輻射。
超大泊位提升競爭力
受運營成本較低等因素影響,最近幾年來,世界船舶出現了大型化發展的趨勢,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大都在15~20萬噸,油船(船型 船廠 買賣)出現了45萬噸的巨輪。由此,深水泊位和深水航道也成為國際班輪未來主要船型對港口的要求。
為適應這個趨勢,青島港在董家口港率先建設了30萬噸級 (結構兼顧40萬噸)礦石接卸碼頭,讓“世界有多大的船,青島港就有多大的碼頭”的競爭優勢進一步凸顯。
這座世界最大的礦石裝卸碼頭位于董家口港區北港池,配備了最先進的信息化系統和裝卸設備,可以確保碼頭裝卸的最高效。“碼頭上現有的兩臺卸船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卸船機,每小時裝卸效率可達3500噸。”青島港集團董家口公司副經理孫波說:“下一步還計劃再引進2-4臺,屆時一座40萬噸的大船,咱們碼頭兩天就可以裝卸完。”
降低礦石海運成本
目前,青島港董家口港碼頭的腹地已經輻射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等多個省市的 60多家鋼廠。該碼頭投入使用后,可以?40萬噸的超大船舶,將有效緩解青島口岸礦石通過能力嚴重不足的現狀。
“礦石碼頭大,靠泊的船型大。一次性運輸的礦石就多,在運距比較遠的情況下,會大大降低運輸成本。降低成本的鐵礦石極有可能帶來更富競爭力的價格。從這個意義上講,董家口將間接地影響國際鐵礦石價格的調控,參與到國家能源發展戰略。”一位專家這樣表示。
“在礦石碼頭投產前,國內鋼廠需求大量鐵礦石,只能通過小船的方式頻繁往返國內與國際航線,由于來往的次數頻繁,成本過高,鋼廠的利潤壓縮也嚴重。40萬噸碼頭投產后,鋼廠、貨主成了最大的受益者”。青島港董家口公司經理曹方良向記者算了一筆賬:“我們簡單測算了一下,不論是從巴西還是澳大利亞來的礦石,每噸可以為貨主降低運輸成本5-6美金,一艘40萬噸的船舶滿載進港,一趟就可以節約運輸成本200萬美元。”
構建國家大宗散貨集散中心
“這個大碼頭將進一步優化青島港產業布局,實現從第三代港口向第四代港口的轉型升級。”青島港主席、總裁常德傳說。常德傳表示,青島港將以30萬噸級礦石碼頭為龍頭,充分發揮董家口港區水域開闊、陸域寬廣及后發優勢,加強港區資源配置功能,在董家口港區加快打造以大宗散貨、液體化工品及雜貨運輸為主的國家大宗散貨集散中心,逐步吸引和形成以石油、化工、冶金、能源、海工裝備等為代表的臨港產業體系,將董家口發展成為青島港南翼新的大型綜合性港區和大宗干散貨運輸基地,服務腹地物資運輸和臨港產業開發的綜合性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