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綜合 > 船舷內外 > 正文

游艇業在中國趁勢而起
2013-08-06 16:45:46   來源:新華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康海鈞怎么也沒想到,原本是西方國家奢侈品的游艇(船型 船廠 買賣)近來在中國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作為武漢旅游集團市場部部長,最近幾年,總有人找他購買或者租賃游艇,就連內陸城市武漢也刮起了游艇風。

事實上,他的公司前年就已購買了14艘大小不同的游艇,計劃3至5年內,再滾動投資1億元以上,打造不同規格的中高(船機庫 位置)檔主體游船(船型 船廠 買賣)30至50艘,并開設游艇俱樂部,建成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游船產業群。

游艇作為一種水上娛樂高級消費品,近些年已在美歐等西方臨海國家基本實現普及,特別是私人游艇開始成為富豪們新的“玩物”。它集航海、運動、娛樂、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繼汽車之后風行一時。

中國雖然擁有漫長的海岸線、繁多的群島獨島、縱橫的江河湖泊,具備游艇消費的自然地理條件,但由于總體生活水平與歐美發達國家相差甚遠,生活方式、消費文化存在差異,游艇產業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

2009年12月,國務院明確鼓勵沿海省市政府將游艇戰略納入旅游發展規劃。隨后,國家旅游局在“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將游艇作為發展水上旅游的重要載體,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鼓勵發展產業目錄也將游艇產業納入其中。

在政策利好“春風”的吹拂下,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城市群紛紛將游艇業作為重要產業列入發展日程。上海、廣州、深圳等20多個城市每年都會舉辦各類展會。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的游艇俱樂部已建成28家,在建26家,完成規劃的45家。

6月19日,萬達集團宣布投資3.2億英鎊并購英國圣汐游艇公司。同時,萬達還醞釀在國內多個臨海城市建設游艇俱樂部。

“擁有游艇并不是富豪的特權。”專門從事游艇制造與銷售的武漢南華船廠總經理王緒明說,一條普通游艇的造價約為200萬,將每年的維護費用等算進去,相當于一輛移動房車的費用。

王緒明說,根據國際經驗,在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游艇經濟開始萌芽。在中國,游艇最大消費群體是中等收入群體,價格在人民幣50萬元——100萬元左右的釣魚艇、帆船等中低檔游艇將最受歡迎。

中國郵輪游艇產業協會發布的年度報告說,到2020年,中國游艇數量將從2012年的3000艘增加至10萬艘,游艇交易額將達500億人民幣。王緒明判斷,未來幾年,中國游艇購買群體,更多將是游艇俱樂部或者房地產商、濱水企業,估計今后5~10年企業購買量有5萬艘左右;個人購買量也在5萬艘左右。

武漢理工大學交通學院教授陳克強說,游艇產業具有較長的產業鏈,其發展將對大量上游產業、下游服務業形成拉動作用,直接帶動大約50個關聯行業的發展,其中與游艇關聯性最強的五大行業是化工、機械、電子、冶金、輕工。

游艇經濟是一種高附加值的經濟活動,被稱為“漂浮在黃金水道上的商機”。作為經濟高端化、消費現代化的代表產業,游艇業的產業鏈涉及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培訓、旅游等一系列環節,每一個環節都關系著整個產業的發展。業內人士判斷,繼住房、汽車之后,游艇將會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中國的游艇產業在未來三五年會產生爆發式的發展。

不過,陳克強教授認為,要真正打造完整成熟的游艇產業鏈條,還存在著很多實際困難,主要表現為自主創新能力不足以及游艇專業人才空前緊缺。雖然中國具有常規船舶設計能力的公司(院、所)相當多,但缺乏真正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著名游艇的設計,尤其是外觀和裝飾設計。

同時,與游艇制造相依相存的游艇材料、舾裝(產品庫 求購 供應)件、游艇設備的供應市場尚未形成。中國雖然已經出現一些游艇材料、舾裝件的供應商,但總體品質與歐美市場供應品相比,有一定差距。目前,主要是依賴進口。

陳克強建議,應該聯合游艇企業、造船企業、船舶院校、科研院所,甚至更廣泛工業界的力量,集思廣益,共謀出路,研究海內外市場需求、營銷渠道和方式、配套技術發展和風格演變,積極創立具有國際水平和帶有中國元素的游艇品牌,培養游艇設計師、營銷師、項目工程師和領班作業長等行業緊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