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兩大航運公司合并觸礁
德國兩大船公司漢堡南美與赫伯羅特先前的合并談判因故在3月底意外“觸礁”,作為赫伯羅特的大股東、同時也是德國最大集裝箱港的漢堡市政府正嘗試讓2大船公司重回談判桌。漢堡市政府認為,航運公司的整合將有利于抵抗低迷的海運市況,同時通過運力與航線的合作,提振德國集裝箱海運業的營運競爭力。
以運力來看,赫伯羅特目前以逾68.54萬TEU運力居于全球第6大船公司,漢堡南美旗下運力則約為41.29萬TEU,位居全球第12.
赫伯羅特的主要航線集中在亞-歐線、泛太平洋航線等東-西向航路,占赫伯羅特總營運量的45%,然而近年來日趨競爭的東西向航路市場,讓赫伯羅特陷入盈利能力衰退的逆境;相較之下,漢堡南美的航線則多投放在歐洲-南美,北美-南美等南北向航線,雙方的航路具備互補的效益。
原先,赫伯羅特與漢堡南美計劃啟動“全面性的業務整合”,并就合并展開談判,可望打造出總運力達近110萬TEU的全球第4大船公司,無奈雙方條件談不攏,終在3月底暫停協商。
這樁超級合并案目前雖以失敗告終,不過漢堡市身為赫伯羅特的最大股東(對該公司持股37%),卻并不樂見談判就此擱淺。漢堡市政府在一項聲明當中表示,將盡最大努力讓赫伯羅特、漢堡南美恢復合并談判,解決雙方在控制權協商方面的僵持局面。
據了解,漢堡南美雖是雙方當中規模較小的一方,不過因其主要掌握利基型的南北向航線,獲利能力、負債水位均優于主營東西向航線的赫伯羅特,因此漢堡南美主張在新公司應取得更多控制權,相對地,赫伯羅特則表示希望能取得平等條件的合并,雙方對話遲無交集,合并談判因故在3月底中止。
漢堡市府指出,身為赫伯羅特大股東,漢堡市將竭盡一切努力促請漢堡南美與赫伯羅特重回談判桌,盡管這項工作并不簡單,不過漢堡市仍強調,在集裝箱航運產業市況低迷之時,航運公司僅能靠拉高合作層級來抵抗景氣逆風,尤其近期以來集裝箱海運業已經歷長達4年的低潮,航線具備互補特色的兩大船公司實應重啟合并對話。
事實上,赫伯羅特與漢堡南美早在16年前就已展開過一次合并談判,不過當時以失敗告終;然而隨著集裝箱海運業的經營環境改變,赫伯羅特與漢堡南美均積極布局10000TEU大型集裝箱船,若兩大船公司成功合并,在東西向、南北向的主要航路將形成足以左右市場變化的重要勢力,屆時整個集裝箱海運業界的版圖改變狀況,值得密切觀察。
目前全球前3大船公司當中,Maersk Line和MSC的旗下運力都超過220萬TEU,CMA CGM則以近140萬TEU的運力位居第3大船公司;若赫伯羅特和漢堡南美成功整合,加總運力將達近110萬TEU,不僅將超越長榮、中遠集運躍居全球第4大船公司,與CMA CGM的運力差距更將大幅縮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