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水河谷“綁架”中遠?
據貿易風報道,雖然中遠集團以及其政府支持方再次重申堅決禁止淡水河谷40萬噸級Valemax型礦砂船進入中國港。但就在不久前,這家巴西礦商兼船東巨頭贏下一場小戰役,旗下一艘船駛入了一中國港口。
而淡水河谷仍在馬不停蹄地游說中國港口及監管部門。上周淡水河谷還與青島的競爭對手連云港簽署協議,在進口項目上達成合作。項目內容可能包括巴西到中國的一項定期運輸服務,以及一項鐵礦石交換交易。目前連云港的礦石碼頭僅可接納30萬噸級以內的船舶。青島和連云港的礦石碼頭項目均得到了當地政府及政策扶持。
淡水河谷拉攏中國港口的效果顯著,現在連中遠自己都開始分散風險兩頭下注了。目前中遠投資要想獲利必須得靠這家巴西巨頭打破Valemax禁令才能實現。中遠集團子公司中遠太平洋近期購入了青島港項目25%的股份,而這個項目有意要裝卸Valemax型船。而目前多達35艘Valemax船隊都是禁止向中國運貨的。中遠這次在中國最深的礦砂港投入資金,就算萬一在這場禁令大戰中敗北,中遠仍能從勝方的獲利中分得一杯羹。
盡管這邊中遠太平洋對青島港進行了投資,但另一邊上交所上市的中國遠洋以及其旗下的中散集團則繼續這2年的抗爭,與官方支持者一樣,頑強抵制Valemax型散貨船。交通部本周向全國港口發布了一項明確的警告,再次重申Valemax型船的禁令。該禁令最早于2012年的1月頒令執行,目前仍然有效。但Valemax型船禁令能贏得政府的支持,主要還是出于安全考慮而非商業利益,F在35萬噸以下的礦砂船仍被認為可安全通行,這對中國船東們來說很是幸運,因為所有中國籍的礦砂船都在這一限定的范圍內。
就在中遠太平洋向青島董家口港進行投資的幾周前,中遠旗下的船廠解散了160公里處連云港合資公司連云港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而就在該公司解散前,連云港發生擅違禁令的舉動,讓一艘半載礦石的Valemax船停港,當時此舉讓中遠甚至是一些國內監管機構都大為吃驚。
而中遠對青島港的這一投資傳遞出一個明顯的信號,那就是淡水河谷分而治之的策略已經在中國初見成效。
目前抵制Valemax型船的不僅僅有中遠散貨船運輸公司,中國船東協會且中國交通部本身也參與其中。但這場大戰中,巴西方也不乏強大后盾,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中國的鋼鐵制造商,他們和淡水河谷的出發點是一致的,就是想要削減進口礦石的成本。此外支持巴西的還有連云港和青島港等港口,甚至還有中遠太平洋。此外,連云港礦石碼頭的擁有方是當地政府,萬邦集團以及國有鋼鐵制造商沙鋼。青島董家口項目的股東中也有萬邦集團,此外還包括中遠太平洋和招商局國際。
而淡水河谷仍在馬不停蹄地游說中國港口及監管部門。上周淡水河谷還與青島的競爭對手連云港簽署協議,在進口項目上達成合作。項目內容可能包括巴西到中國的一項定期運輸服務,以及一項鐵礦石交換交易。目前連云港的礦石碼頭僅可接納30萬噸級以內的船舶。青島和連云港的礦石碼頭項目均得到了當地政府及政策扶持。
淡水河谷拉攏中國港口的效果顯著,現在連中遠自己都開始分散風險兩頭下注了。目前中遠投資要想獲利必須得靠這家巴西巨頭打破Valemax禁令才能實現。中遠集團子公司中遠太平洋近期購入了青島港項目25%的股份,而這個項目有意要裝卸Valemax型船。而目前多達35艘Valemax船隊都是禁止向中國運貨的。中遠這次在中國最深的礦砂港投入資金,就算萬一在這場禁令大戰中敗北,中遠仍能從勝方的獲利中分得一杯羹。
盡管這邊中遠太平洋對青島港進行了投資,但另一邊上交所上市的中國遠洋以及其旗下的中散集團則繼續這2年的抗爭,與官方支持者一樣,頑強抵制Valemax型散貨船。交通部本周向全國港口發布了一項明確的警告,再次重申Valemax型船的禁令。該禁令最早于2012年的1月頒令執行,目前仍然有效。但Valemax型船禁令能贏得政府的支持,主要還是出于安全考慮而非商業利益,F在35萬噸以下的礦砂船仍被認為可安全通行,這對中國船東們來說很是幸運,因為所有中國籍的礦砂船都在這一限定的范圍內。
就在中遠太平洋向青島董家口港進行投資的幾周前,中遠旗下的船廠解散了160公里處連云港合資公司連云港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而就在該公司解散前,連云港發生擅違禁令的舉動,讓一艘半載礦石的Valemax船停港,當時此舉讓中遠甚至是一些國內監管機構都大為吃驚。
而中遠對青島港的這一投資傳遞出一個明顯的信號,那就是淡水河谷分而治之的策略已經在中國初見成效。
目前抵制Valemax型船的不僅僅有中遠散貨船運輸公司,中國船東協會且中國交通部本身也參與其中。但這場大戰中,巴西方也不乏強大后盾,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中國的鋼鐵制造商,他們和淡水河谷的出發點是一致的,就是想要削減進口礦石的成本。此外支持巴西的還有連云港和青島港等港口,甚至還有中遠太平洋。此外,連云港礦石碼頭的擁有方是當地政府,萬邦集團以及國有鋼鐵制造商沙鋼。青島董家口項目的股東中也有萬邦集團,此外還包括中遠太平洋和招商局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