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士基首艘3E級集裝箱船變“小船”
馬士基航運首艘3E級集裝箱船計劃于7月15日在釜山裝載第一批集裝箱。
華爾街日報報道,馬士基航運旗下這批3E級集裝箱船將服務于亞歐線的航行,而在初期將采用低負荷運營,因為許多港口的起重機難以適應滿負荷運載的3E級集裝箱船。
馬士基航運的Lars Jensen表示,馬士基航運將在開頭幾個月低負荷運營首艘3E級集裝箱船,而港口也在升級他們的起重機設備。
“Maersk Mc-Kinney Møller”號計劃于7月15日在韓國釜山裝載首批集裝箱,有望平均裝載14000只集裝箱運營。
該公司稱,相比其他公司運營的13100TEU集裝箱船,3E級船每箱大約能節約35%的燃料消耗。
然而,目前尚未得知降低容量對每集裝箱燃料消耗量造成的影響。經濟學家Marc Levinson上個月表示,如果這批3E級集裝箱船僅裝載一半貨物,那么這意味著馬士基航運將損失一大筆錢。
英國百力馬公司的高級分析師Jonathan Roach指出,3E級集裝箱船本身就是為了滿負荷運載所設計的。
不過,馬士基航運首席執行官Soren Skou上個月表示,他相信這批船能夠裝滿。而Jensen也預測,當亞歐線運力供給超過需求大約10%時,這些高效的大型集裝箱船最終會將小型集裝箱船淘汰出局。
他表示,在未來的三到四年里,航運公司將在亞歐線上投放能裝載大于14000只集裝箱的集裝箱船。沒有這類船舶的航運公司將失去競爭力。
標簽: 馬士基航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