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KYH 和G6聯手難敵P3
據丹麥分析機構SeaIntel近期研究表明,由班輪三巨頭馬士基航運、地中海航運和達飛輪船組成的P3聯盟在亞歐貿易上有顯著的成本優勢。該聯盟從明年下半年起就可以開始在亞歐航線上投放平均運力為12700TEU的集裝箱船,相比他們的競爭對手具有顯著的優勢。
SeaIntel的研究還預測,截止今年第四季度,CKYH聯盟將可在亞歐線上提供平均載箱量10,650 teu的船舶,G6聯盟可提供的平均載箱量為11,600 teu.與競爭對手相比,P3聯盟將在規模經濟效應上領先不少。即便CKYH與G6兩大聯盟聯手,其所能提供的服務網絡與規模經濟效應也將與P3存在不小差距。
SeaIntel合伙人Murphy稱:“如果創建一個理論上的聯盟,且把規模經濟優勢視為其最重要的參數,我們發現中遠集、赫伯羅特、美總輪船、中海集、韓進海運和阿拉伯聯合國家輪船需要聯手。”
他接著說:“不過,他們還是無法提供與P3相似規模的服務網絡,但在規模經濟效應方面至少可以扳一扳手腕。我們發現現實中這些船公司不可能將資源拿出來放在一起,并成立一個可以在規模經濟效應上接近P3的聯盟,倒是有可能經營一個規模稍小的服務網絡,但這也需要求CKYH和G6聯盟在短期內打散重組。”
對于日本三大船公司日郵、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SeaIntel認為它們需要訂造10000teu以上的船來保持在亞歐線上的競爭力。否則的話,我們也許會看到它們被迫退出亞歐線。
CKYH聯盟由中遠集運、川崎汽船、陽明海運、韓進海運組成,而G6聯盟由日本郵船、赫伯羅特、東方海外、美總輪船、商船三井以及現代商船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