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士基航運預測集運需求增長
據彭博社報道,馬士基航運預計,2015年以前,集運業需求增長可能將低至3%,在目前運力過剩的市場基本面下,班輪公司不得不致力于縮減成本。在哥本哈根近日的一次投資者會議上,馬士基航運指出,在2015年之前,全球需求平均每年增長3%至6%。相比之下,2002年至2012年平均每年需求增長6%。
在集運市場,馬士基航運占有約15%的市場份額。由于削減成本的加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運費率不斷下滑帶來的不利影響,上個月,公司提高了全年盈利預期。目前,公司正在努力對抗集運業供給過剩問題。新船訂單暴漲與全球金融危機使得航運業運力供給大大超過需求,造成運費率下跌至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
馬士基航運首席執行官Soren Skou認為,在運力過剩、增長率低的情況下,通貨緊縮的心態很有必要。對于馬士基航運來說,公司將繼續削減成本,并且將這一措施視為公司長期的運營方式,而并非是危機之下的非常手段。
Skou稱,馬士基航運將堅守其15%的市場份額,與集運業維持同步增長。在他看來,放棄市場份額將使公司在10年內顯得無關緊要。
上個月,馬士基航運曾宣布,第二季度單位營運成本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2.7%,而第一季度成本下降了7.1%。馬士基航運第二季度凈利潤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達到25億挪威克朗(約合4.5億美元),而收入則減少了10%。
馬士基航運表示,公司運用大量手段調整運力,以使運力供給與需求相匹配,這些手段包括調整租入船舶數量等。目前公司手持訂單數量已經能滿足市場需求,不需要繼續投資訂造新船。Skou表示,集運市場仍然低迷,未來幾年馬士基航運的投資將會減少。
A.P. 穆勒-馬士基集團的首席執行官安仕年稱,將繼續在能產生最高回報領域投資,從而使公司投入資本收益率得以超過10%。除馬士基航運以外,集團業務還涉及鉆探、石油、碼頭等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