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加快海工裝備發展步伐
造船海洋日刊報道,韓國政府把海工裝備產業培養成未來創利產業,創造了良好的工作崗位。
11月18日,韓國通商產業資源部舉行了,“海工裝備產業政策座談會”,搜集了迄今各界的意見,并發表了“海工裝備產業發展方案”。韓國政府當天發表,計劃在以后4年間(直到2017年),政府和企業共同投資9000億韓元,并創造出1萬個以上的新工作崗位。
政府為了把海洋裝置產業培養為未來創利產業,分析現有政策成果,還考慮到產業環境變化,從而制定今后5年要重點推進的政策任務,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關鍵海工裝備配件本土化;通過海洋深水試驗池的建造、實現設計及工程技術的自主化;吸引海外專業企業投資、實施國際聯合研究及人才交流等國際戰略化合作;培養海工裝備服務產業;提高中小造船廠技術競爭力等。
首先,政府致力于海工裝備配件本土化,開展本土化戰略,通過國營企業下單確保實施業績,并引進外國投資項目。建造全球最尖端的海洋深水試驗池,政府和民間企業以2016年完工為目的,從這個月開始投資580億韓元在釜山建造海洋深水試驗池。其規模為長100米、寬50米、水深15米,具世界頂級水平。例如,新西蘭海洋深水試驗池主體長45米、寬36米、水深10.3米,中國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建造的海洋深水試驗池主體長50m、寬40m、水深可以在0—10m的范圍內調節。
政府還為進軍運輸、安裝、維修等海工裝備服務領域而計劃加強扶持力度。而且,政府為韓國企業應付國際環境制約和能源制約,打算扶持船廠進軍造船海工裝備改裝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