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史上最嚴重科考船沉沒事故
10月10日下午,臺灣科考船“海研五號”船在澎湖外海發生船難。據了解,海研五號船10日下午行經澎湖外海時發生機械故障,當天下午5時36分發出求救訊號,7時46分船只發出遇險訊號,當晚8時11分船只全部沉沒。
臺灣防務主管部門11日凌晨證實,在軍方及“海巡署”全力救援下,船上45名成員全數救起,但其中有2人死亡。2位確定死亡者名單分別為臺灣中研院研究員許世杰及海洋中心研究員林怡君,這兩名傷者在送到醫院前即已無生命跡象。目前仍有5人傷勢較為嚴重住院治療,另外13人則是輕傷。
臺灣交通部航港局說,澎湖縣政府第一時間已成立緊急應變中心,目前事故情況尚不明朗,究竟船是因某些原因失去動力擱淺,或先擱淺了再失去動力無法前進,且氣候是否是釀禍原因等,仍要進一步查清。
同時,航港局也證實,該事故應是臺灣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研究船事故。
“海研五號”出海計劃
海研五號這次出海,是為了臺灣海洋大學所執行行政院環保署委辦海域大氣粒狀污染物監測及傳輸模擬先導計劃,由臺灣海洋大學、中研院、陽明大學、云林科技大學、成功大學、臺灣檢驗科技、國研院臺洪中心所組成的探測團隊,于臺灣北部海域進行8天的探測作業。
原訂計劃從10月9日到10月16日在北部海域進行8天作業,船舶由臺南安平開往金門,因為風大而折返,因失去動力而觸礁擱淺,導致右舷進水沉沒。
“海研5號”臺灣最大海洋研究船
“海研5號”隸屬臺灣科技部國家實驗研究院,由臺灣中信造船廠建造,2011年6月下水,2012年8月啟用,2013年1月正式出海航行。
據了解,海研5號(RV OR5)是臺灣第四艘海洋研究船,為2700噸級,全長72.6米、寬15.4米,最大航速12節,續航力達50天,航程可達1萬3000海浬。
“海研5號”由臺灣設計建造,建造經費達17.9億元臺幣,有18名船員及30名研究員,是目前臺灣擁有噸數僅次于海軍達觀艦海洋研究船的大噸位研究船,
海研5號除配備具有機械手臂功能的遙控無人載具(ROV),可深入海底3000米,進行油氣、深層海水、海上風電與天然氣水合物(冰甲烷)的探勘,協助科學家研究開發新能源。
此外,海研5號還配置海底巖心鉆取設備,可協助學者鉆探研究琉球海溝及馬尼拉海溝,以預先防范地震與海嘯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