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鋼因“錯誤扣船”遭船東反擊
據貿易風報道稱,相關律師透露,沙鋼船務(Shagang Shipping)未能讓韓國法庭確信,它所扣的油輪的確屬海航集團(HNA Group)所有。
繼在韓國被扣2個月后,“GC Guangzhou”輪剛于近期獲釋,但該船船東擬以“錯誤扣船”為由,將本案原告沙鋼船務告上法庭。他們還稱,韓國法庭針對本案做出的裁決,或將有助于海航集團抵御其“宿敵”發起的輪番法律攻勢。
據了解,這艘30.5萬噸級的“GC Guangzhou”輪(建于1999年)在韓國光陽港(Gwangyang)被扣2個多月后,已于近期重新起航。
圍繞該船所起的風波只是上述兩家中資船東最近一次交鋒,它們之間的“恩怨”須追溯到由海航提供擔保的一份租船合約。沙鋼對其緊追不舍,目的是要追討仲裁機構判給它的6640萬美元賠償款。
“GC Guangzhou”輪目前在總部設于新加坡的大新華油輪(GC Tankers)旗下經營,而后者確是海航集團的子公司。但該船的注冊船東GC Guangzhou BB Pte Ltd的代表律師稱,韓國法庭因對該船的船東究竟是誰存在疑問,已判令沙鋼解除扣船。來自金張律師事務所(Kim&Chang,總部設于首爾)的Helen Kim解釋稱,“韓國法庭做出如上裁定,是因沙鋼未能提交有效證據,證明海航就是這艘船的實際船東。”
所有上述糾紛的根源,是一艘名為“Dong-A Astrea”輪(17.93萬噸級,建于2010年)的船。沙鋼于2008年簽約,將該船租給海航旗下的大新華輪船(香港)(已被清盤),但后來卻遭提前撤租。此后,沙鋼多次向海航旗下船舶發起行動,其中最近一次發生在3月份“Bulk Peace”輪(17.58萬噸級,建于2010年)在澳大利亞被短暫扣押;另外,4.7678萬總噸的“海娜”輪(Henna,造于1986年)更是連同1600名前往韓國度假的中國游客一起被扣,并因此登上中國各大媒體的頭條。據負責Bulk Peace輪被扣案的律師透露,其客戶如今打算就此事提出索賠。同時,有關“海娜”輪的聽證會將于本月晚些時候在韓國舉行。
Kim希望此事能讓沙鋼打消一而再,再而三的扣船念頭。她向《貿易風》表示,“他們在多個不同的轄區采取很激進的行動,但這樣只會損害那些與它和海航的糾紛根本毫無干系的公司。”
與此同時,Peter Steimler出面澄清目前他和大新華油輪之間沒有任何關聯!顿Q易風》在之前的一篇報道中,曾提到他是這家公司的負責人。為此他特地澄清稱,“我目前與大新華油輪沒有任何關聯,也未受雇于該公司。我沒有在這家公司或其附屬企業擔任任何職位。”
Steimler所在公司Beacon Shipping Investments駐新加坡官員也解釋稱,大新華油輪只是與他們共用辦公處而已,前者的總監其實叫Jason Zhang.
數據庫資料顯示,除這艘“GC Guangzhou”輪與29.8552萬噸級的“GC Haikou”輪(建于2000年)外,大新華油輪今年還將從海航旗下的金海重工接付2艘32萬噸級的新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