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船廠收益或2-3年后顯現
近日,有分析師指出,以現代重工為首的韓國造船廠在今年以來獲得了數量不菲的新船訂單,但由于船價走低以及付款條件等不利因素,造船盈利短期內難有較大起色。
根據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統計的數字,1月,韓國船廠共贏得了168萬(CGT)噸新船訂單,比一年前的779356噸增長了一倍多,占到全球新船訂單總量(370萬噸)的45.4%。
“1月訂單的增加對韓國船廠是好消息,但它們的收益并不會有立竿見影的增長,因為這一般要2-3年后才能反映到賬本上來。”當地券商Tong Yang的分析師Cho Byong-hyun說道。
由于船價處于低谷加上訂單減少,韓國船廠去年收益大幅下降。行業排名第一的現代重工去年凈利1460億韓元(約合1.38億美元),較2012年下降了86%。三星重工凈利下滑21%,公司經營收入同比下降24%。
由于全球經濟低迷和運力過剩,市場新船需求降低,新船價格經年下降,韓國船廠利潤受到擠壓?死松O測新造船價格的指數顯示去年11月指數報132點,與5月的126點、7月的128點和9月的130點相比呈穩步上漲。但2007年和2009年同期的指數分別為184點和138點。
除此之外,韓國船廠還因行業新的付款方式而叫苦不迭。在2008年全球經濟爆發以后,船東新造船的尾款比重很大,近7成合同款在合同最后付款期后才支付。
而從前韓國船廠往往在交付船舶前的收款一般占全款的6成,即便船東撤單,船廠的現金流也有保證。根據行業數據,截止去年年底,韓國船廠獲得的新船訂單中有7成采用了新的付款方式。Etrade證券分析師Park Moo-hyun 稱:“即便收獲了這么多訂單,新付款方式也拖了船廠的收益后腿。”
然而,也有分析師認為受需求推動,韓國船廠的LNG和離岸鉆井平臺訂單會增加,這最終將增加它們的收益。
現代重工今年計劃完成250億美元訂單,較去年上升5%。三星重工也上調了今年的訂單目標至150億美元,而去年為133億美元。大宇海洋造船計劃提高10%至140億美元。
本周一,在歐洲經濟復蘇進而新船需求增加的預期下,韓國船廠的股價大幅上漲。去年第四季度,歐元區的經濟增長比預期增長快0.36%,令人對該區域的復蘇寄予厚望。
現代重工在首爾交易所的股價上升了2.28%,收于224000韓元。三星重工和大宇海洋造船分別上漲3.31%和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