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海三進船業宣布破產重整
威海三進船業全景
又一家船廠破產了,又一家韓國獨資船廠倒下了。如果不是外資企業,威海三進船業這家無論是軟件、硬件還是訂單量都可以輕松進入中國船企“白名單”的優秀船企一不小心就破產了。
威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日前發布公告裁定韓資造船企業威海三進船業有限公司破產重整。而在此之前,該公司已經因為財務困難,無力履行多份船舶制造合同。
公告稱,2014年8月15日,威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根據申請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威海環翠支行的申請,裁定被申請人威海三進船業有限公司破產重整。公告稱,威海三進船業有限公司的債務人或者財產持有人應盡快向威海三進船業有限公司管理人清償債務或交付財產。威海經開區法院要求,各債權人應在12月10日前向管理人申報債權,并將于12月25日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
早在2008年,三進船業曾與威海經開區簽訂協議,表示到2010年其整船建造能力要達到100萬載重噸,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至2010年,三進船業100億元的目標未能實現,但該年度公司依然交付整船12艘,完成整船41萬載重噸,實現銷售收入21億元,可謂成績斐然;在2013年,三進船業接單10億美元左右。但就是這樣一家企業,進入今年后處境卻日漸艱難。
今年4月份,比利時散貨船東Bocimar撤銷了在三進船業的4艘36000載重噸靈便型散貨船訂單,原因是三進船業因財務狀況不佳未能按照合同規定的時間交付新船。至今年6月、7月,三進船業同樣因未能按時交付新船,遭遇了德國和韓國船東的數起撤單。
據了解,目前三進船業的大部分造船作業已經暫停,只有約50名韓國籍以及不足300名中國籍工人在工作。而在高峰時期,公司的工人一度多達5000名左右。
三進船業走向破產重整讓人頗感意外,從接單能力看,三進船業2013年接單10億美元左右,其今年的接單目標是15億美元。在今年4月份,其經營已經比較困難,但當月依然接單9.8萬載重噸,位居當月國內船企第二名。
有如此多的訂單量,三進船業為何陷入破產重整?業內人士分析稱,三進船業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地步,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在行業低迷的情況下,公司以超低價格接了大量訂單,最終令自己陷入財務危機。
國內一些船企也反映,雖然去年開始接單量大幅回升,但很多訂單都是賠本賺吆喝,有時候為了維持開工和人員的穩定,不得不零利潤甚至是虧損地接單造船。
據了解,三進船業要進行的破產重整就是重組,目前尚不知其重組方會是哪一家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