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殼牌收購BG仍面臨多重阻礙
2015-06-02 08:33:50
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出價550億英鎊收購英國天然氣集團(BG Group)的交易將面臨許多障礙,包括油價波動以及其他公司競購的風險,但最大障礙或許將是一位反壟斷律師所說的“黑箱”——不透明的反壟斷監管機構中國商務部。
對于這筆10多年來能源業中規模最大的交易,監管機構的審查將持續數月。預計澳大利亞、巴西、中國和歐盟等地的競爭監管當局都將審查合并后公司的規模和影響。兩家公司合并后將成為世界最大液化天然氣(LNG)供應商。
一些競爭監管當局可能痛快放行。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傳統上對消費者終端價格所受的影響更為敏感,BG收購案被認為不太可能引發“下游”并購案——比如殼牌和英國石油(BP)——可能引發的那種憂慮。
但對中國這樣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大國來說,殼牌和BG的合并將帶來截然不同的一系列問題,尤其是在供應安全和對重工業的影響方面。
去年殼牌和BG合計輸送了4500萬噸液化天然氣,占全球市場近20%的份額——其中BG已經定好目標,爭取在2017年成為中國最大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商。到2018年,二者的液化天然氣產能有望再提高2000萬噸。
長期以來,中國在競爭審查方面應用的標準較為寬泛,并將行業政策納入考慮。此外,其審批過程被認為不可預測。因此,律師們表示中國商務部將是這筆交易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中國很可能批準這起收購案,但會要求對方首先做出讓步,就如兩年前中國批準自然資源領域價值640億美元的并購案——嘉能可(Glencore)和斯特拉塔(Xstrata)——那樣。
“它們受到中國的牽制,”一位資深石油行業高管說,“如果中國沒有要求它們出售一處優質液化天然氣資產,我會感到非常驚訝。”
北京批準嘉能可和斯特拉塔并購案的前提條件是嘉能可同意出售秘魯的拉斯邦巴斯(Las Bambas)銅礦項目,以消除中國對合并后公司在銅市場上影響力過大的擔憂。最終該項目賣給了以中國五礦(Minmetals)為首的一批中國企業。
反壟斷律師還指出中國商務部會在批準并購案前要求“行為補償”。最近的一個例子是賽默飛世爾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斥資136億美元收購Life Technologies的交易。中國要求它們下調一些產品的價格、做出供應承諾及出售一些業務。
殼牌和BG將成為液化天然氣行業的巨擘。假設不出售資產,二者合并后的公司將擁有無可匹敵的供應合約、交易頭寸、運輸能力以及權益產能——分布在卡塔爾、阿曼、俄羅斯、馬來西亞、文萊、澳大利亞、秘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及尼日利亞等多個地方。合并后公司還具備將超冷液化天然氣重新轉換為天然氣的巨大產能。
安迅思(ICIS)《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主編埃德•考克斯(Ed Cox)說:“這一交易將市場份額分別為第一名和第五名的兩家公司合并到一起,打造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氣生產商。”安迅思是價格信息和市場分析提供商。
規模將是個優勢。他說:“在一個新產能不斷出現的市場中,殼牌-BG處于有利地位。合并后的新公司將覆蓋更廣地理范圍,擁有更多可用船只,這意味著運輸距離將縮短?拷I家將是個優勢……能夠獲取最優利潤率的公司將成為王者。”
事實上,上述想法似乎就是產生這樁交易的動機。殼牌首席執行官范伯登(Ben van Beurden)希望通過合并兩家公司的船運業務和液化天然氣交易平臺來削減成本、創造價值。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分析師蒂埃里•布羅斯(Thierry Bros)表示,天然氣行業正日益成為一個“現貨”市場,因此該公司提高利潤率的能力將至關重要。長遠而言,假如能夠做到這一點,殼牌-BG將擁有左右市場走向的能力。
一名駐澳大利亞的液化天然氣分析師表示:“眼下他們無法左右價格。但假如(將遠期供應合同與油價聯系起來的)石油指數化聯系斷裂,那么最大的生產商將擁有最大話語權,能夠左右市場走向。”
中國將權衡合并后新公司規模和潛在定價權的影響。一名律師說:“假如出現一些行為和產能方面的限制,我不會感到驚訝。這可能會導致一些結果,比如合并后的殼牌-BG做出某種形式的保證,確保不提高中國消費者所需支付的價格。”
中國商務部拒絕置評。通常而言,該部門會根據一些中國國企的反饋意見就資產出售提出建議。BG與中海油(Cnooc)已有的天然氣業務合作關系、以及殼牌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CNPC)在全球上游業務的合作,可能會有助于這起合并交易在中國商務部較為順利地獲批。
審批流程將從殼牌和BG正式向北京方面申報這一交易那一刻開始。審批時限為180天,最多分三個階段。不過,與其他監管當局不同,中國商務部很少提供什么非正式指導意見。一名律師說,中國商務部回復最簡單的問題也可能要花很長時間,并且會要求“馬上”面談。
另一名律師說:“中國商務部的問題是缺乏透明度。很難知道事情進展如何,也很難從他們那里得到指導。”曠日持久的調查在以往曾導致企業不得不取消合并計劃、或重新提交申請。
范伯登絲毫不敢大意:他已飛往中國指導該交易。殼牌表示:“這筆交易是促進競爭的。盡管我們預計相關反壟斷機構和其他監管當局會照例進行徹底而專業的調查,但我們有信心這筆交易將獲得必要的批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