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造船業:自助者他助
2015-11-24 17:14:57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資金支持自救者
目前,韓國財政部、貿易部、工業部、能源部和金融服務委員會等政府部門和機構正在商議韓國造船企業的重組問題。
10月24日,Yim Jong-yong指出韓國金融機構和債權銀行應遵循三個原則:債權銀行需進行嚴格的信用評價;給予金融資助的前提條件是對方努力自救;看到對方堅定而迅速的自救行動。
他還表示,幫助企業重組的最終目標是讓該存活的企業活下來,不該活的企業則破產。在這個簡單原則指導下,只有那些自身正在努力實現重組的企業才值得救助。
Yim Jong-yong還強調,除非企業表現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活下來的求生欲,否則可以不予救助。這也意味著,大宇造船必須保證不再繼續罷工,并且凍結員工工資直到靠自己的雙腳站起來。也就是說,誰將活下來,不是由政府和銀行決定而是由企業自己決定。
STX造船正努力說服KDB不要將其送進法院破產管理程序,其提供了一份700名員工(200名工人和500名白領)集體降薪的自我救助方案,同時還承諾將對行政管理人員減半(從30人降到15人)。但STX造船的自救計劃中目前只有降薪,對此KDB未必會買賬。為此,業內人士向《航運交易公報》記者分析,STX造船進入法院破產管理或在劫難逃。
海工技術壟斷
Yim Jong-yong表示,債權銀行給予企業的資金支持將獲得政府的積極鼓勵,如果政府不給少數值得活下來的企業任何生存機會,那么它們將拖跨整個韓國經濟。更為重要的是,政府能夠給予它們足夠的幫助,除了資金支持外,還鼓勵船企壟斷海工船建造技術。
業內分析人士向《航運交易公報》記者表示,對于韓國造船業的危機,韓國政府給予的政策和資金支持為輕,鼓勵海工技術壟斷為重,其中包括組織韓國造船企業研究海工裝備設計標準化;幫助其維持好自身的海工船建造優勢;為韓國造船企業轉戰其他船型的建造提供后盾支持;培養海工專業人才等等。
海工裝備設計標準化
韓國造船企業表示,由于缺乏材料列表、設計以及工作程序的一般規則,海工裝備建造商及客戶一直面臨成本增加及項目延期等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0月份,在韓國政府的推動下,現代重工、大宇造船、三星重工三方簽署合作協議,決定通過合作來推進海工裝備材料、設計和工作程序的標準化。其實以上3家造船企業早在5月份就已經開始與DNV GL合作,未來還將與英國勞氏船級社及法國船級社合作,預計將于明年上半年推出海工裝備的標準化方案,F代重工首席執行官表示,海工裝備設計的標準化不僅可緩解材料成本增加及項目延期,幫助韓國海工設備制造商進入全球市場,而且能提高造船企業在全球海工市場的競爭力。
8月份,在韓國政府的號召下,蔚山創造經濟改革中心成立并開始運營。該中心以造船和海工裝備配套設施為核心,匯聚韓國產學研專家,協調韓國造船企業與海工配套企業進行廣泛而深度的合作,全力研究環保節能型和智能型船的技術,發展3D打印技術,努力保持韓國造船企業在海工裝備方面的技術優勢。據悉,到2018年,該中心將研發165種海工關鍵配套物資設備,占全部海工裝備配套物資設備的54%。
儲備海工專業人才
韓國造船企業在海工裝備建造領域遭受巨額虧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海工專業人才。
近期,韓國造船和海工協會召開“協會與三大船企共同促進造船海工產業人才培養體系確立結果報告會”,會上現代重工、三星重工與大宇造船達成一致意見,將共同培養海工產業專業人才,新成立“造船海洋產業人才資源開發委員會”,由韓國造船和海工協會負責公共課程管理,并由三大造船企業負責專業人才培訓。韓國造船和海工協會聯手造船企業建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解決海工專業人才不足問題,對提升韓國海工整體實力將發揮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