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洋造船昂首邁進“新十年”
2015-07-24 17:03:50
來源:中國船舶新聞網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抱團取暖謀共贏
能否把到手的訂單轉變為實際的收入,不僅取決于造船企業的技術實力,更取決于企業的商業智慧以及履約能力。保證按期交付,在當前船市低迷的情勢之下顯得尤為重要。梁小雷表示,產品質量是履約成功的前提,近年來,太平洋造船以PSPC新涂層標準為抓手,全面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促進產品質量的提升,進而確保了高質量交船;技術規格書則是履約的保障,太平洋造船一直著力強化技術、營銷、生產一體化管理,以規格書約束船廠、船東行為,以保障雙方履約;強化與船東的溝通是履約的基礎,船廠應及時了解船東個性化要求,在雙贏的前提下有條件地滿足,以提升履約能力;船級社也是履約的“法律武器”。當然,船廠的綜合能力,如技術、制造、管理、硬件等,也都是保證按時交船的不可或缺的、極為重要的條件。
全球航運市場持續低迷,導致不少船東接船意愿明顯減弱,甚至會出現延期交付等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波羅的海航運指數由2008年4月的11400點狂跌至目前的約600點,惡劣的市場環境之中,幾乎無人可獨善其身;其二,市場普遍認為散貨船市場恢復需要2~3年時間,由此,不可避免地會有船東希望延期交付。對此,梁小雷表示,太平洋造船在選擇船東之時已充分考慮其履約能力,目前在手訂單中55艘散貨船的客戶都是非常在乎市場口碑的大航運公司,履約能力極強;同時,太平洋造船善于積極主動地與船東溝通,對于未開工船舶,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也會主動配合船東作適當調整,因為雙方深知,在船舶市場相當疲軟的當下,船廠與船東“抱團取暖”是實現雙贏的最佳途徑。
航運市場供需失衡,國際原油價格大幅滑落,加上造船行業產能過剩,使得散貨船與海工船市場都深陷低谷。面對市場風險和挑戰,梁小雷已然胸有成竹。他認為,太平洋造船經過多年積累,形成了自身鮮明的風格和特點,即技術實力強,效率高,同時專注于細分市場。在“十年磨一劍”之后,企業目前已到“更上一層樓”的時候了。盡管目前的市場環境不理想,船東也變得更挑剔,但是這反而給優秀的船廠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大浪淘沙,始得真金。目前,太平洋造船已步入新的十年發展期。梁小雷表示:“具備切合船東實際運營需求而量身定制的技術能力,在航運市場十分低迷的當下顯得尤為重要,也將為我們以創新模式構建與客戶、利益相關方之間的多贏格局創造更大的可能。目前我們的團隊都在忙于各個新項目的洽談事宜,相信不久會給大家帶來更多好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