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家福復出,神秘合伙人是仰融?
魏家福,中國航運業資本騰挪的高手
即便是最后帶錯航向,但是對魏家福的的評價依然要實事求是,尤其在中遠集團的發展史上,魏家福也是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曾經有業內人士認為,“魏家福最大的功勞,是帶領中遠這么大的一個央企進入資本市場。通過資本市場解決債務問題和企業戰略問題,這點在其主政中遠前期十分明顯。”“靠著進入資本市場,中遠集團得以迅速壯大。當時的航運業并沒有現在這么嚴峻,即便是2002年碰到行業危機,中遠也挺過來了。”
魏家福來中遠后,當時的市場形勢并不好。中遠集團當時處于經營不利、負債率很高的狀況。
官網資料稱,中遠是最早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的中國企業之一。1993年10月,中遠在新加坡借殼上市,進入國際資本市場,成為第一家進入海外資本市場的中國國企。彼時,執掌中遠控股新加坡公司的便是魏家福。
魏家福曾經稱,“中遠的資本化運作是我提出來的,叫兩輪驅動。生產經營和資本經營兩個輪同步運轉,才能讓中遠這艘大船快速參與國際競爭。”
從臨危受命到走出困局,魏家福用了不到五年的時間。魏家福也變成了資本騰挪的高手。 這從中遠的業績中不難看出:中遠的航運主業在2003年實現扭虧轉盈。隨后,中遠的利潤從9億元、36億元、126億元、200億元,直到去年的340億元,在曾經的發報員的帶領下,中遠竟成了全球最會賺錢的航運公司。2010年,中遠集團全系統完成營收1590億元人民幣,利潤達136億元人民幣,歷史上第六次實現“百億效益年”。中遠從一個資金鏈瀕臨斷裂的海運公司,走進世界500強的隊伍,只用了十年的時間。正是在他擔任中遠集團掌門人的15年內,中遠集團的資產規模達到了船舶700余艘,5100多萬載重噸,船隊規模位居中國第一、世界第二。
目前,中遠集團旗下已控股5家上市公司,包括中國遠洋、中遠太平洋、中遠國際、中遠投資、中遠航運,參股中集集團、招商銀行、招商證券等3家上市公司。
魏家福對市場的“樂觀主義”是多年來的主基調。公司資金杠桿不斷放大,2006年中遠集團曾拋出一個“資金541需求結構”,即50%的發展資金來自于資本市場,不還本、不付息;40%來自銀行貸款;10%來自利潤積累。不過,也正是因為魏家福的“樂觀主義”,誤判金融危機后的市場發展趨勢,盲目抄底,但事實證明,這一決定造成了中遠若干年后都無法甩掉的包袱。最終自己也不得不“退休”離開這艘一手做大的超級大船。
不過這么做,據說魏家福也有他的考量。他認為作為周期性行業,如果沒有互補產業的支持,在行業陷入低迷時,就很容易陷入被動。而在做2001到2010的十年規劃時,魏家福就提出中遠要從全球航運承運人向以航運為依托的全球物流經營人轉變,從發展船隊向港口碼頭和物流設施延伸。就在退休前不久,魏家福再次邀請以李泊溪教授為組長的一批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專家,制定了一個“2020 年發展規劃”——打造以航運物流為核心、優勢業務互補、綠色低碳發展的世界級航運產業集群,發展反周期業務和互補產業板塊投資,平抑化解航運業的周期性風險。但是,這一戰略順利實施的前提,是中遠能夠先走出目前的經營危機,而退休的魏家福,已經無法親自帶領中遠實踐。
此前一位熟悉魏家福的業內人士稱,“按照他的個性和目前的狀態,即使正式退休了,預計也不會離開航運和國際舞臺。”“老魏喜歡研究養生,認為人是有可能活到150歲的,如果按此年齡看,他還算處于壯年。”
按照這個說法,才剛剛“人到中年”的魏家福,肯定還有很多事情想干,而此次加入仰融的團隊,兩個中國汽車制造業和航運業曾經最有名的資本玩家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2011年全球金融危機后,魏家福曾經表示,隨著世界經濟持續低迷,世界航運界將會有相當一批的中小船公司難以支撐,那時候不要我去買了,它會主動送過來。
顯然,目前的全球航運業已經低迷到不能再低迷的程度了,按照魏家福經常提到“下午五點鐘的魚”理論,此番復出,難道真的是買“魚”的時候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