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遠洋公布一季度業績
4月29日,中國遠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遠洋」或「本公司」)(上海證券交易所股份編號: 601919;香港聯合交易所股份編號:1919)公布2016 年第一季度業績。
2016年第一季度,國際航運市場持續低迷,集裝箱航運市場供需嚴重失衡,運價呈現罕見持續下滑態勢。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均值為528點,同比下降47%,環比下降8%。3月18日, SCFI綜合指數跌至 400.43 點,創下該指數2009年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新低,主要國際班輪干線運價處于近5年來的最低水平。干散貨航運市場方面,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平均值為358點,同比下跌41.6%,環比下跌44%。2月10日跌至了299點,創歷史新低。主要受上述市場因素影響,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遠洋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1.44億元。
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遠洋重大資產重組項目進展順利,已按計劃出售了佛羅倫貨箱控股有限公司以及經營虧損的中遠散貨運輸(集團)公司100%股權。雖按會計準則要求,在本報告期一次性將與上述股權處置有關的所有者權益項目(主要是外幣報表折算差額)結轉為當期虧損,但如期回收了大量現金,減少了公司的債務余額,改善了公司的財務狀況。
在集裝箱航運業務方面,中國遠洋按既定計劃積極推進各項重組工作。3月1日,公司全資子公司中遠集運和中海集運簽署了一系列集裝箱船舶和集裝箱的租賃合同,標志著兩家公司正式實施業務重組。截至目前,已完成國內30多家營銷網絡公司的收購。近期,公司又啟動了全球海外營銷網絡優化整合工作。目前,公司已實現業務合并運營,并著手進行航線網絡及運力布局優化、集裝箱箱隊整合、供應商相關成本優化、管理成本優化等方面工作,協同效應初顯成效。2016年3月,新集運單箱網絡成本、箱管費用及空箱調運成本較去年同期均有下降。
4月20日,中遠集運與法國達飛輪船、長榮海運,以及東方海外簽署了組成新的聯盟OCEAN Alliance(海洋聯盟)的合作備忘錄。未來新聯盟將在亞洲往返西北歐,亞洲往返地中海,遠東往返紅海以及遠東往返波斯灣區域,亞洲往返美國西岸/東岸,以及跨大西洋超過40條航線運營上緊密合作。在得到相關監管機構的批準之后,新聯盟計劃從2017年4月正式開始運營,初期將投入超過350艘集裝箱船舶,實現操作的高效和協同,新聯盟將在航線的交貨期、服務頻率和覆蓋面上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為客戶提供更多的服務選擇以及完善的全球服務。
碼頭業務方面,重組后的控股子公司中遠太平洋海外市場拓展亦初見成效。繼2015年成功收購土耳其伊斯坦布爾Kumport碼頭26%的股權之后,近期中遠太平洋又與新加坡港務集團簽署集裝箱碼頭合資經營的補充協議,進一步深化了雙方合作,公司碼頭業務全球化布局工作進展順利。
2016年,世界經濟仍將呈現復蘇乏力態勢,預計未來一段時間集運市場形勢依然嚴峻,供需失衡延續,運價低迷。行業短期內仍難以擺脫目前的困境,集裝箱航運企業經營仍充滿挑戰。
面對惡劣市場環境和合并重組工作的復雜性,中國遠洋將始終遵循“規;,全球化,增強抗周期性和盈利能力”四個戰略維度要求,加快業務的優化整合,促進運力結構的改善、航運網絡的優化、經營效率和營銷能力的提升,力爭盡快發揮合并重組后的協同效應和規模效應,有效落實低成本戰略。
同時,積極把握“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實施帶來的機遇,加大新興市場、區域內市場、第三國間市場等的布局和投入,積極擴大碼頭業務的穩定收益,發揮其對集運業務的營運協同及周期性風險的對沖作用,夯實公司中長期競爭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