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遠洋公布三季度業績虧損92億元
中國遠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遠洋)今天公布2016年第三季度報告。
2016年前三季度,中國遠洋集裝箱航線貨運量累計約為1188萬標準箱,同比增長46.7%,實現航線收入約為39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6%。碼頭業務繼續保持平穩,前三季度總吞吐量約為7023萬標準箱,同比保持3.9%的增幅。
公司抓住第三季度市場回暖機遇,努力恢復運價。同時,通過優化航線網絡、供應商管理和集裝箱管理,努力實現協同效應,
第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較第二季度減虧約7.14億元人民幣。
但受市場運價持續低迷影響,公司集裝箱航運業務收入增長不及箱量增長,加之年初因業務重組中集裝箱租賃業務及干散貨航運業務產生處置損失等非經常性因素,2016年1-9月,中國遠洋合并口徑累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92.2億元人民幣,若扣除一次性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為-68.2億元人民幣。
面對嚴峻市場局面,公司積極推進業務重組,主動擔當,取得一定成效。公司全資子公司中遠海運集運針對持續低迷的市場環境,采取一系列措施,發揮整合優勢,服務客戶,全力改善公司經營效益。公司僅用了半年左右時間,完成了組織架構、管理團隊、營銷團隊、航線網絡與聯盟、營銷與客服政策、集裝箱管理、供應商管理、信息系統等方面的整合,完成了“雙品牌”到單一品牌的平穩過渡。通過整合,海內外協同效應不斷釋放,航線網絡成本、供應商管理成本、集裝箱管理成本等整合優勢不斷顯現,協同效應取得顯著成效,未來仍將有進一步釋放的空間。
公司不斷加大營銷力度,主動解決客戶“痛點”、“難點”,在全球范圍內推出覆蓋外貿運輸服務全過程的九項服務標準承諾;深入挖掘客戶對延伸服務的需求,加強全程運輸解決方案的能力;以全球化思維,持續優化航線與運力結構,積極推進“海洋聯盟”籌備工作;堅持以客戶服務為中心,在交貨期、服務頻
率及覆蓋面等方面,努力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針對韓進破產事件,公司快速反應,第一時間向市場發布應對事件的緊急預案、替代方案及處置方案等信息,積極處置公司通過韓進班輪運輸的貨箱,將客戶損失降至最低,贏得了客戶信任。同時,公司努力克服內貿市場大宗商品等傳統貨源減少的不利影響,持續加大營銷力度,最終實現前三季度內貿航線取得盈利。
碼頭業務方面,中國遠洋控股子公司中遠海運港口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重點布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興市場和戰略要地,海外控股的樞紐港項目近期取得重大進展。9月28日,公司與阿聯酋阿布扎比港務局簽署特許經營權協議,共同合資經營阿布扎比哈里發港二期集裝箱碼頭;10月12日,收購意大利瓦多碼頭40%的股份。同時,公司積極探索在碼頭業務領域的國際合作新模式,不斷提升海外碼頭產業的集群競爭力,充分挖掘和發揮樞紐港的戰略作用,完善全球集裝箱樞紐港網絡,優化全球樞紐港布局,進一步加大海外樞紐港碼頭項目研究開發的力度。通過業務改革重組,確立了中遠海運港口在全球碼頭業務中的重要地位,同時通過與中國遠洋集運業務上的戰略協同,全面提升了公司在全球集裝箱碼頭行業內的競爭優勢。
展望第四季度,中國遠洋作為專注于發展集裝箱航運供應鏈服務與碼頭服務的供應商,將立足長遠,堅持戰略引領,緊緊把握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機遇,依托中遠海運集團總體資源優勢,在集運方面,公司將繼續扎實推進業務重組進程,夯實規模優勢
和協同效應,深化聯盟間合作,與聯盟成員一道持續優化航線網絡和運力結構,不斷拓展自身海外市場開發能力,提升第三國市場貨源比重,加大新興市場開發資源投入,為更大范圍客戶提供優質、高效、安全的服務產品,加大成本節支力度,努力改善經營;碼頭業務方面,積極推進碼頭業務全球布局,努力發揮資源協同效應。充分利用中國遠洋重組后集裝箱船隊規模擴大的優勢,強化和集運業務戰略協同,提升國際競爭力。同時,積極倡導行業內理性、自律的經營模式,為構建健康、可持續的航運業新生態發揮作用,為客戶創造價值,為股東創造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