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士基航運欲收購漢堡南美?
2016-11-26 14:55:04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據外媒透露,馬士基航運或將收購漢堡南美,收購價格大約為40億歐元。目前,兩家公司并未對此發表任何訊息。
9月22日,馬士基集團宣布將業務重組為兩個獨立的板塊:航運物流板塊和能源板塊。馬士基航運是馬士基航運物流板塊的組成部分。馬士基集團在分拆業務的同時,對各業務單元的戰略也相應做出調整,其中馬士基航運主要是通過市場份額有機增長和收購來實現發展。馬士基集團董事會主席邁克·拉斯姆森表示:“馬士基集團已經準備好利用自身在資金方面的強有力地位——約120億美元的資金儲備來買下可能的競爭對手。”
從此時開始,市場對于馬士基航運的“獵物”猜測紛紛。
現代商船?市場此前認為,馬士基航運非常有可能收購現代商船。然而,這種可能在韓國另一家班輪公司韓進海運破產之后變得微乎其微,畢竟韓國業界不可能將唯一一家遠洋班輪公司拱手相讓。目前,現代商船正與2M艱難進行談判。
陽明海運?在日本三家船公司宣布合并集運業務之后,業界對于臺灣地區三家船公司整合也有所期待。而臺灣地區“交通部”近期提出總值600億新臺幣(約合18.88億美元)疏困方案,陽明海運或許會因此有所裨益。
漢堡南美?在目前排名靠前的遠洋班輪公司中,除了尚在談判中的現代商船外,是唯一一家沒有選擇結“盟”的公司。此前,對于漢堡南美的未來,有業內人士對《航運交易公報》表示,漢堡南美本身在南美市場擁有競爭優勢,而在其他航線上也并非沒有與三大聯盟存在合作的可能性。此外,基于目前班輪公司合并熱潮,未來兩家德國班輪公司漢堡南美與赫伯羅特并非沒有再次坐到談判桌前的可能。
而如今,馬士基航運收購漢堡南美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翻開漢堡南美長達145年的發展史,在其目前運力規模排名全球第7(截至2016年11月24日,漢堡南美擁有運力約為60.03萬TEU、116艘,運力規模約占全球2.9%的市場份額)的背后,赫然是一段兼并史。
漢堡南美于1871年由漢堡11家商貿公司出資成立,開創了南美航線快速蒸汽輪船航運的歷史。經歷過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兩次船隊覆滅后,1951年,漢堡南美重新恢復歐洲與南美東海岸航線。而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漢堡南美就開始了收購之路。1956年收購德國Levante Linie 船務公司,1967年收購 Atlas Levante Linie (ALL)船務公司,1986年收購德國Nah-Ost-Linien 公司,1989年收購西班牙船運公司 Linie Ybarray Cia. Sudamerica S.A.一半股權,1990年收購英國 Furness Withy 集團、瑞典 LaserLines 船運公司 、鹿特丹RZAL船運公司和 Havenlijn 船運公司,1998年收購巴西Aliança 和 South Seas Steamship船運公司,1999年接管南太平洋集裝箱船運公司 South Pacific Container Lines和 Transroll歐洲-南美東海岸航線業務,2000年收購跨美洲班輪公司克羅利海運公司(CAT),2003年接管Ellerman地中海、印度/巴基斯坦航線、建恒船務有限公司亞洲-南美航線,2005年接管Ybarra Sud船務公司所有業務,2006年接管俄羅斯遠東海洋輪船公司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和亞洲、北美的口岸貨運業務,2007年接管歌詩達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從地中海到南美東、北海岸和中美洲以及從加勒比海到加拿大、古巴的航線,2008年取代澳大利亞新西蘭航運服務公司的品牌,2009取代年歌詩達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CCL)品牌,2015年接管智利航運國際有限公司(CCNI)的集裝箱班輪服務。
除了堅持用收購、接管等方式快速增長運力規模之外,探究漢堡南美長期以來堅持不結盟的原因恐怕還要考慮其母公司。
漢堡南美是德國最大、最著名的家族企業歐特克家族集團中的一員。歐特克集團1936年收購了漢堡南美部分股份,1955年全權收購了漢堡南美。除航運業務以外,歐特克集團主要業務還包括食品工業、啤酒廠、含氣葡萄酒、金融服務、頂級歐洲酒店服務等,涉及到很多商業領域。根據2014年的數據,航運業務的收入占據整個歐特克集團的47.4%,食品業務收入占據24%,啤酒和不含酒精飲料業務收入占據17.6%,氣泡酒、紅酒和烈性酒業務收入占據6.4%,其他業務收入占據4.6%。也許正是基于母公司多元化的業務領域,也是漢堡南美并不熱衷于聯盟的原因。我們也可以很容易記起2012年漢堡南美與赫伯羅特之間合并談判最終失敗的原因之一也是歐特克集團對于合并后新集團管理權歸屬問題心有疑慮。
倘若馬士基航運成功收購漢堡南美,僅雙方目前持有運力相加將超過380萬TEU,超過排名第二的地中海航運約100萬TEU,馬士基航運班輪領頭羊地位可謂穩固無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