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運融資租賃如何破風前行?
2016-07-01 17:27:40
來源:中國水運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航運市場陷入低谷,銀行業緊縮銀根,船舶融資難問題顯現,使得航運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現金流吃緊的問題。在這種背景下,融資租賃作為一種新的融資模式快速崛起。
今年二季度以來,BDI指數已逐漸回暖,就在BDI發出經濟形勢轉暖信號的同時,也為消沉了近3年的航運業帶來了希望。專家表示,航企的經濟形勢也或將轉好,融資租賃等金融工具可以助力航運業更好發展。
船舶融資租賃備受航企青睞
海運業是全球經濟貿易發展的中堅產業之一,是促進國際貿易發展的有效保障,歷來與BDI指數密切相關。據統計,“海運強國戰略”實施以來,我國沿海港口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繼續穩居世界首位,海運船隊運力規模達到1.6億載重噸,沿海規模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達到32.3億噸,占全球比重超過1/3.
如此規模巨大的航運業,離不開金融領域的支持。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航運融資總量當中,銀行貸款250億美元,融資租賃40億美元左右,債權融資28億美元,而2015年以來,我國船舶租賃業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扶持下,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渠道。
與銀行貸款相比,融資租賃減輕了融資企業的財務負擔,且更靈活和方便,因此受到越來越多航運企業的青睞。一家以經營國內沿海干散貨運輸、第三方物流等為主的船公司董事長稱,目前航運企業的資金來源遠遠不能支撐運營需要。“經營過程中,航運企業發展自有運力、墊付生產成本都需要流動資金支持,資金缺口很大。”
對于渴求資金的航運、造船企業來說,融資租賃是他們看好的方式。這有助于他們拓寬融資渠道,增強資金流動性,還款方式也更加靈活,減輕了企業的資金壓力。正因如此,即便多費些周折,企業還是愿意通過這種形式獲得所需的資金。
但是,由于我國融資擔保體系尚處于完善期,部分金融機構還不能承接開展企業買船造船融資等業務。加之行業不景氣,船東的資信、船價未來走勢等未知風險的存在,都使得企業直接向金融機構申請融資租賃的難度增大。
從目前情況看,由船廠出面提出,由資金壓力相對較輕的船舶租賃商借貸融資、訂造船舶,再轉租給本就有擴張船隊規模計劃的航運公司,是較為普遍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