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下的航運選擇
2016-06-17 17:11:48
來源:中國水運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布局航運網絡,協同發展的企業策略
航運企業與港口具有天然的聯系,航運企業的經營離不開港口,其投資也大都是圍繞港口進行。從經營船舶,到布局航線,再到構筑港口網絡,參與腹地的經濟發展,航運企業越來越深入產業鏈條的源頭。
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為例,該集團涉及“一帶一路”的業務主要有三塊,一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船舶運輸,開通了遠東中東到歐洲、地中海、黑海、紅海的集裝箱運輸班輪,大概每年運輸量是300萬TEU左右;第二塊是陸上“絲綢之路”的綜合物流業務,開辟了跨亞歐大陸的海鐵聯運,每年大概100萬TEU,占中國鐵路集裝箱運輸的15%;第三塊是“一帶一路”沿線的港口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航運企業,擁有8500萬載重噸、200萬TEU的集裝箱運力,可以為全球港口碼頭提供支撐服務。碼頭業務也是核心資源,是全球網絡布局的基礎和戰略支撐點,與集團的船舶運輸業及產業鏈上下游相關業務形成了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2015年,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碼頭集裝箱吞吐量達到9596萬TEU,在全球碼頭營運商排名中居第二位,F投資經營的集裝箱碼頭共有50個,其中海外11個,絕大多數都分布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區域。這些碼頭的投資開發,為當地提供了大約10000個就業崗位,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果說航線經營是航運企業參與全球貿易的重要一環,那么投資港口碼頭則成就了航運企業對關鍵節點的控制。從傳統的意義上來說,是投資跟著貿易走,但是現在,貿易則越來越依賴于投資。國際投資將彼此割裂的市場和運輸方式聯結起來,并不斷地整合集約,直至形成網絡化格局。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紅表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港口設施比較落后,通關效率比較低,這是海上絲綢之路物流大通道聯而不通、通而不暢的關鍵制約因素。到目前為止,招商局已經在全球五大洲,16個國家,30多個港口投資了碼頭。這些碼頭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完全是契合的。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許立榮認為,雖然單個碼頭的建設投資大、成本高、回收慢,而且深受當地政治經濟形勢的影響,但從長遠來看,投資綜合效益仍非?捎^。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將加強“一帶一路”沿線碼頭投資與建設,把打造碼頭業務新優勢作為集團持續發展的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