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企變革何去何從?
2016-08-29 16:54:34
來源:中國水運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虧損噩夢
虧損,是航運業說不出的苦。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早前發布的一份航運景氣報告顯示,中國航運企業整體經營狀況不斷惡化,行業已進入深度調整期,特別是干散貨海運企業由于流動資金長期處于緊繃狀態,而企業融資的難度與成本都已經非常高,已有相當一部分干散貨海運企業繃在破產邊緣。
進入2016年,航運市場更是陷入歷史最低谷,上半年BDI平均值僅為486點,同比下滑22%,甚至曾連續8天低于300點運行。與悲觀的市場情緒相隨的,是各航運企業持續虧損的不爭事實。
中國遠洋8月25日晚間最新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9.41億元,同比下降8.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2.09億元,同比下降465.19%.對于營收下降的原因,中國遠洋表示,主要由于報告期內出售中散集團、佛羅倫公司,導致2016年上半年收入同比減少35.87億元。剔除該因素,2016 年上半年收入296.11億元,同比增加7.12億元,增幅2.46%.
東方海外國際,一直是航運圈兒的“績優生”,不過今年上半年也出現虧損。其中期報告數據顯示,期內實現收益25.61億美元,同比下滑了15.87%;此外,實現利潤-5665.9萬美元,而去年同期還實現了2.39億美元的盈利。
對此,該公司相關人士坦言,“2015年市道之挑戰于2016年上半年持續,環球增長疲弱配合大量大型新船下水為業界帶來供求失衡。雖然期內貨量有所改善,運費從低位回升,但從業績來看,仍然不盡如人意。”
此外,長榮海運、中外運航運及韓國韓進海運、現代商船等大型航運企業均有不同程度的虧損。作為臺灣最大的集裝箱船公司,長榮海運在今年第二季度的經營虧損也繼續擴大。其官方公告顯示,今年二季度的虧損為5.5685億臺幣(約為0.1771億美元),是去年同期虧損1.5295億臺幣的三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