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運航運:比扭虧為盈更重要的是保持年輕
2018-03-12 08:50:18
來源:格隆匯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3月9日上午11:30,中國最大的綜合物流服務供應商中外運航運(2.33, -0.07, -2.92%)在香港灣仔港灣道23號鷹君中心21樓舉行了2017年業績會。中外運航運主要從事干散貨航運業務、集裝箱航運業務、船務代理及船舶管理等業務。公司執行董事李樺、財務總監謝少華、投資者關系部總經理于廣群、曾璐出席了會議。
中外運航運公告,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12個月,實現收入10.06億美元,增加19.60%,本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3227.1萬美元,實現扭虧為盈;久抗捎0.81美仙,末期股息每股0.38美仙。
按業務分部劃分,干散貨航運收入增長明顯,同比增32.7%;集裝箱航運業務方面也取得正增長,同比增9.4%;
公司認為于過去一年整體經濟環境向好的形勢下,干散貨和集裝箱航運市場出現較好的復蘇勢頭。公司管理層及各員工通過強化市場分析,把握市場節奏,創新業務模式,提高客戶服務質量,提升內部管理和船隊信息化水平,持續優化船隊結構,積極推進降本增效,擴大盈利能力等一系列的努力,實現經營業績大幅改善,成功扭虧為盈,業績好于預期。其中:
一、干散貨航運業務增收突出
在2017年錄得來自干散貨航運的收益為4.89 億美元,其中運費收入2.89億美元,租金收入1.99億美元。
全年實現業務量 4,170 萬噸,實現干散貨船的日均租金費率╱期租租約對等 (TCE) 費率 10,458 美元,同比上升60.4%。
營運成本為 4.58 億美元。2017年營運成本輕微上升乃由于租金費率上升及租賃船舶規模較大導致經營租賃租金增加 21.9%。
二、集裝箱業務保持穩定
公司于2017在集裝箱航運業務的收益為5.17億美元,其中航線收入 4.81億美元,貨運代理收入3,628 萬美元。 2017全年實現集裝箱運載量 1,006,000 個標準箱,同比增長14.45%;
此業務的營運成本為 4.80億美元。2017年營運成本增加乃由于燃油價格及航運量上升導致航程成本增加 39.9%。
三、船隊發展綜合競爭力持續提升
截至2017年年底,公司自有船平均船齡僅為6.2 歲。值得注意的是,訂造的6艘小靈便型散貨船預期將于2018年交付完畢。屆時通過大規模的運力置換升級,船隊的船型、船齡結構得到大幅改善。船隊發展一直是公司業務的基礎。
而且,從手持船訂單數據可知,公司正大力發展液化天然氣航運業務。該業務起于于2015年與合作伙伴成功中標俄羅斯亞馬爾冰級液化天然氣運載船項目。其中2 艘已交付,其余3艘將于2019年陸續交付。公司預期此業務將帶來穩定且較大的投資收益。
四、2018年展望
公司對2018年市場表現保持謹慎樂觀態度;谖磥硪荒晔澜缃洕蝿菀廊粡碗s多變,但國內外經濟有望繼續保持穩定復蘇勢頭,世界貿易增長有望加快,總體上延續穩中向好的趨勢,為航運市場進一步恢復奠定良好基礎。
干散貨市場方面,宏觀經濟向好,將帶動大宗商品海運需求增長。此外,隨著中國一帶一路逐步推進,沿線國家巨大的基建發展為市場提供的龐大商機,將為干散貨市場注入新的增長動力。但新船訂單再度增加,也將對市場形成新的壓力。
集裝箱市場方面,預期亞洲區域內經濟增速保持高于世界總體水平,支持亞洲區域內集裝箱海運需求繼續上升,市場競爭格局相對穩定,預期運價有望維持穩中略升態勢。
五、業績會現場Q & A
Q:通過對比2017年報及中報,發現了一些船型的租入數量有所下滑,請問公司會基于什么因素決定租船策略?還有如何解租約的訂立與市場高低的問題?
A:投資者一般看到航運市場價格在上漲,就會希望我們船隊運力可以更多一點,這樣會使公司經營收益上升得更好,這個我們可以理解。公司會對船隊結構及運力控制一直根據市場變化進行調整,比如在去年年初,市場相對低迷的時候,我們適時大幅度地擴大了運力,這些運力確實給我們去年的業績改善帶來很大的幫助,待到年底,一些較為高價租入的船只到期后便沒有再續了,使得租入船只數據有所下滑。
我們判斷,現在自有船隊及在手沒有鎖定的運力,兩者還是比較充足的,現在不到40%,大概30%多比例的船只是鎖定的,對于春節后這段相關市場上漲,因為現在市場內大家通過比對長期遠期市場甚至近期(需求)這塊,運力供給是要遠遠高出的。我們手上運力的控制與結構對未來自身業務需求及市場發展是足夠而合適的,相信會在行情來臨時取得對應的收益,對潛在業績上升幫助足夠。
Q:公司有沒有擴充運力的新計劃?能否介紹公司在干散貨業務這塊鐵礦石業務的占比,對公司2018年對(鐵礦石)貨主掌握進行需求預測?
A:公司賬上現金充裕,正等待合適時機及項目出現再作擴充船隊規模的新打算,現時暫無這樣的條件出現。第二個問題是關于鐵礦石和煤炭運輸的干散貨業務,由于國家供給側改革,帶來國內對鐵礦石和煤炭的需求增加,公司作為承運方是受益的,我們觀察到了對高品位、高品質的鐵礦石的需求是上升的,2017年鐵礦石按年增加5%;煤炭價格在2017年保持了上漲,致使進口方面需求不錯,我們相信只要整個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對這兩者的需求還是會保持。船舶的供給在2018年預計會偏低,至于未來市場轉好時,市場上投入運力方面的供給會否大量增加,我認為這是存在制約因素的,比如說,鋼鐵價格上漲使得造船成本大幅提高,及人工費的上升是未來船只供給受限的重要因素,成本上升是影響投入意愿的最大因素;谖磥硎袌鲂枨蠓定與潛在供給受限,我們對經營持謹慎樂觀態度。
Q:公司經營轉好,前景也穩定,請描述在分紅政策方面會否有突破?
A:大家看到,2016年公司沒盈利也派了息,上市以來曾承諾盈利不低于30%的派息率,而今年我們的派息率為48%,接近50%了。若未來持續向好或有需要的話,分紅比例方面絕不會讓各股東失望的。
Q:請公司講述未來招商局對中外運航運整合的計劃方向?公司會否被私有化?
A:大股東招商局曾承諾5年內解決集團內部同業競爭問題,現在各種方案皆在考慮當中。
Q:請展開LNG項目的收益預測,能否告訴我們自有船運力擴張的問題?最后還有資本開支方面在2018-2019年間會有新增么,計劃大概有多少?
A:公司LNG項目處于俄羅斯的北冰洋地區,自然環境比較惡劣,但是地利位置很好,并且氣靠海邊,氣出來以后可以馬上通過海運運輸。這個項目好有三個原因,第一是因為它是一帶一路的項目。,第二是因為北極航線是各國爭相開發的航線,第三是中國自身環保對LNG的需求。
LNG項目的合約是近三十年的,如果與干散貨等行業進行對比的話,合約回報率非常高。我們的租價也是比較有保證的。去年年底我們交了兩條船,2018年會產生一些效益,2019年訂了三條船,會增加更多的效益。2018年那兩艘船大約能夠保證五、六百萬美元的效益。
今年很明確的凈增肯定起碼有5艘,上半年有3800噸的船舶在建造,會交船。干散貨我們今年沒有計劃太大的項目。
2018-2019年的資本開支,我們會根據市場發展以及內部整合情況來規劃。我們當然有這部分的資金,但是會用資金帶給我們團隊最大的效益。目前對那時的規劃還沒有明確的定論。
此次與IGP和錦國投的合作,是中遠海運能源把握綠色能源革命帶來的新興市場機遇,向新能源運輸領域邁進的關鍵步伐,也是中遠海運能源推動傳統業務轉型升級的重要標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