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航運巨頭聯手開辟北極LNG運輸航道
2018-05-08 17:11:00
來源:中國船檢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和日本商船三井即將聯手開辟一條北極LNG運輸航道,將液化天然氣運往亞洲區域市場,此舉有望使運輸時間節省一半以上。
兩家航運公司此次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分散風險,因為在冰區航行會有許多未知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3月27日,“VLADIMIR RUSANOV”號破冰LNG船裝載首批液化天然氣,?吭诙砹_斯亞馬爾半島的薩貝塔港。該船長299米,由上述兩家航運公司共同擁有和運營,各占一半份額。
冬季,北極地區冰層覆蓋過厚,“VLADIMIR RUSANOV”號船無法航行,每年的這個時候,該船將通過無冰水域將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至歐洲的一個轉運站,等到夏季,冰層變薄時,該船就可以破冰航行,通過白令海峽從亞馬爾運輸液化天然氣至亞洲各地區。
盡管北極航線一直是俄羅斯船只用于國內港口之間的貨物運輸。新航線的開辟將促使其成為國際運輸通道。而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冰層消退,使得該航線上船只航行變得更加容易。
開辟北極航道的好處在于能夠縮短船只至亞洲區域的航行時間,在傳統的航線上,船只由亞馬爾駛入大西洋,經過蘇伊士運河到達亞洲各區域,航行時間需要35天,而由北極航道途經白令海峽到達亞洲各港口的時間將縮短到15天。
去年冬天,中國經歷了嚴重的天然氣短缺,導致供暖不足,許多工廠被迫關閉,中國政府持續推動治污,“煤改氣”供暖,也是天然氣短缺的原因之一。
2017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約2400億立方米,比一年前增加了10%,幾乎是五年前的兩倍。到2020年,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量預計將增加到近3000億立方米。而國內天然氣生產量預計僅達到2000億立方米。目前,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正尋求最佳的LNG運輸航線,運輸更多的進口天然氣。
現在關鍵的挑戰在于缺乏北極海域水深的信息,到目前為止,該海域少有船只航行,這就增加了船只擱淺的風險。而船只在此海域航行時也需要持續破冰。而此次中國遠洋海運集團與日本商船三井開展合作,在降低風險和投資成本同時,又可以分享商船三井在海上天然氣運輸方面的經驗。
中遠海運集團和日本商船三井認為,開辟北極航道,增加在該海域航行時的技能,將為開辟其他航道帶來更多機遇。例如,俄羅斯,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沿岸未曾開發的天然氣運輸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