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飛集團聯手宜家測試第二代生物燃料
2019-03-14 08:17:31
來源:中國航務周刊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達飛集團即將與宜家一起,在旗下船舶上試驗第二代生物燃料(biofuel),航運業碳減排邁出重要一步。
3月12日,達飛集團宣布,3月19日將在旗下一艘船舶上試驗生物燃料。
此次試驗是達飛集團與宜家運輸與物流服務公司(IKEA Transport & Logistics Services)、the GoodShipping Program以及鹿特丹港共同開展的合作,旨在測試可持續海洋生物燃料。
據悉,此次將使用的第二代生物燃料,由全球領先的可持續低碳船用燃料供應商GoodFuels開發,此前已經過三年的精密測試。該燃料成分完全來自森林殘留物和廢油產品,同化石燃料相比,預計將減少80%~90%的碳排放,并且幾乎沒有硫氧化物排放。
此外,此次試驗的生物燃料在動力供應方面與重油是等效的,而且不需要對船舶進行改造,安全、易管理、有創新性,為航運業的新型燃料解決方案增添了更多選擇。
宜家運輸與物流服務公司全球可持續發展部門負責人Elisabeth Munck af Rosenschöld稱:“通過此次試驗,我們想要證明,通過可替代燃料實現脫碳目標是可行的。我們有責任減少海運污染物排放,此次試驗成功后,我們計劃,至少宜家所有通過鹿特丹港的貨物,在運輸中都使用生物燃料。”
鹿特丹港首席執行官Allard Castelein認為,此次試驗對于航運業來說是一種強烈的號召,很明顯,托運人在航運業碳減排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據了解,鹿特丹港配備有相應的基礎設施。同時為支持類似舉措,該港還開展了一項為期四年的投資項目,計劃投資500萬歐元。
此次合作旨在展現海洋生物燃料的擴展性、可持續性和技術合規性,從而制定更切實可行的方案,促進該燃料的廣泛應用,最終實現航運業控制溫室氣體和硫氧化物排放的目標。
航運業當前正處于一個十字路口。限硫令已經讓班輪公司集體“頭痛”,整個行業還要面對溫室氣體減排要求——至2050年,二氧化碳總排放量減少50%,并逐步實現零碳目標。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各家公司也有自己的選擇。
2018年12月初,馬士基公布了碳減排目標,計劃到2050年將凈碳排放量降至零。為此,其認為到2030年,碳中和集裝箱船舶(carbon neutral vessels)需要投入商業運營,并呼吁全行業積極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