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港募資10億元訂購30艘新船
放棄40艘LNG動力雙燃料內河船的建造計劃轉為訂造25艘單燃料船,購置2艘沿海25800噸級海船,同時將收購3艘二手散貨船變更為新建2艘多用途船,珠海港募資10億元重新調整購船計劃,擴大船隊規模切入沿海散運市場。
募資10億元一半資金投資購船
5月24日,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完成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以每股人民幣7.24元的價格發行普通股140883976股,募集資金總額約為人民幣10.20億元。
珠海港計劃將募集資金投入港口設備升級和港航江海聯動配套船舶項目。不過,珠海港表示,考慮到本次實際募集資金數額小于計劃募集資金數額及市場需求情況變化,擬將港航江海聯動配套項目的實施主體、實施方式及內容進行變更。
按照珠海港原本的計劃,港航江海聯動配套船舶項目包括建造40艘3500噸級內河多用途船、購置2艘沿海22500噸級海船和購置3艘沿海12000噸級海船,投資總額合計6.3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為4.8億元。
目前,根據市場變化及項目實際情況,珠海港擬對原項目進行部分變更,將募投項目更改為建造25艘3500噸級內河多用途船、購置2艘沿海25,800噸級海船、新建2艘沿海12,500噸級海船,投資金額總計5.125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為4.6517億元。
珠海港表示,本次變更募集資金用途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前的市場環境及項目實際情況。截至目前,上述原募投項目已投入金額為0元,本次變更募投項目涉及的累計募集資金金額占募集資金凈額的比例不超過50%。
珠海港指出,上述項目的實施,一方面有利于培育及壯大珠海港自身的航運隊伍,構建海船、拖輪、駁船聯動的沿海與內河并舉的江海聯運、江海中轉服務體系,實現港口、航運業務的良性互動,滿足珠海港整體戰略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借力航運市場復蘇時機,強化與大客戶間的合作,切入沿海散貨運輸細分市場,及時緩解目前西江流域運力嚴重不足的局面,滿足業務發展的需要,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有利于促進珠海港吞吐量的穩定增長,推動珠海港口經濟的良性發展。
40艘雙燃料船改為訂造25艘單燃料船
在此次變更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中,變化最大的是由珠海港全資子公司珠海港航運有限公司建造40艘3500噸級雙燃料混合動力內河多用途船項目,現已轉變為由珠海港航運建造25艘3500噸級單燃料內河多用途駁船項目。
珠海港航運原本將建造40艘雙燃料混合動力內河多用途船,投放到高欄港區至珠海港下屬西江碼頭等航線上,主要承運集裝箱、散雜貨等貨種。項目計劃建設期三年,單船建造周期為12個月,單船造價約900萬元,項目總投資3.6億元,其中擬使用募集資金2.1億元。
目前,這一項目將變更為建造25艘單燃料內河多用途駁船,主要從事西江流域集裝箱、散雜貨內貿運輸。單船造價約850萬,單船建造周期為12個月,建設期限為2019年至2020年。項目總投資2.125億元,全部以募集資金投入。
珠海港解釋稱,項目內容變更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一方面原計劃建造的雙燃料駁船主要通過LNG岸基或氣罐為船舶加氣,但目前西江流域公用LNG加氣站點新增布點不及預期,在航線沿岸加氣點有限的情況下,選用單燃料駁船承接西江航運業務運作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在政府取消建造雙燃料駁船補貼情況下,雙燃料船型建造成本優勢不明顯。
經測算,建造25艘單燃料內河多用途駁船項目在20年運營期內,預計年均營業收入為8762萬元,年均凈利潤為1121萬元,在全投資(稅后)方式下,該項目投資回收期為8.96年,內部收益率為8.03%。相比之下,原本建造40艘雙燃料混合動力船項目預計稅后投資回收期為11.22年,稅后內部收益率為8.06%。
收購3艘二手散貨船變更為新建2艘多用途船
珠海港還將計劃由珠海港航運分次購置3艘12000噸級散貨船的項目變更為新建2艘12500噸多用途船舶。
按照原本的計劃,珠海港航運將分次購置3艘12000噸級二手散貨船,投入連云港-珠;浽XS鋼廠碼頭,珠三角-華東各港口的運作中,主要承擔焦炭及砂石等大宗散貨的沿海運輸業務。單船市場價格約為3000萬元,項目總投資9000萬元,全部以募集資金投入。
該項目將變更為由珠海港航運新建2艘12500噸多用途船舶。單船造價為7000萬元,單船建造周期為11個月,建設期限為2019年至2020年。項目總投約1.4億元,其中擬使用本次募集資金投入9267萬元,其余由自有資金投入。
珠海港表示,此次擬將該項目從購置二手船變更為新建船舶,一方面是因為國內外干散貨運輸市場行情向好,二手船舶市場價格快速反彈,船舶購置成本大幅上升,且12000噸級散貨船市場存量較少,船齡普遍偏大,導致購置合適海船難度很大;另一方面由于該項目主要是為戰略合作方粵裕豐鋼廠提供焦炭運輸服務,在已簽訂長期合作框架協議的情況下,變更為投資新建同類型多功能散貨船,可更好地承接海運業務,提高募集資金的使用效益。
經測算,新建2艘12500噸多用途船舶項目在18年運營期內,預計年均營業收入為4086萬元,年均凈利潤為818萬元,在全投資(稅后)方式下,該項目投資回收期為9.69年,內部收益率為8.84%。相比之下,原項目預計稅后投資回收期為5.80年,稅后內部收益率為15.27%。
目前,上述變更項目事項已經由珠海港在5月23日召開的第九屆董事局第八十次會議審議通過。珠海港稱,該事項不涉及關聯交易,亦不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無需政府有關部門批準,但尚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2艘沿海22500噸級散貨船變更內容和實施主體
同時,珠海港將原本的購置2艘沿海22500噸級海船項目變更了內容和實施主體。由原本珠海港航運購置2艘22500噸級散貨船,變更為由珠海港成功航運公司購置2艘25800噸級沿海多用途船。珠海港成功航運是珠海港航運與海南成功網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控股子公司。
該項目原本計劃珠海港航運購置2艘22500噸級散貨船,投入北方港口至高欄港鋼材等貨物運輸業務。單船價格9000萬元,項目總投資1.8億元,全部以募集資金投入。
目前,項目變更為由珠海港成功航運作為實施主體購置2艘25800噸級沿海多用途船舶,用于拓展北方港口至高欄港的鋼材等散雜貨的沿海運輸業務。單船價格約為8000萬元/艘,項目總投資約為1.6億元,全部以募集資金投入,投資期限為2019年至2020年。
珠海港表示,實施主體變更為珠海港成功航運后,能充分利用股東方成功網聯在東北區域散貨貨源、航運資源以及多年的海運船舶管理經驗,更快速地建立業務通道,提高募集資金的使用效益,更好保障運營效益,更符合珠海港戰略發展需要。
經測算,購置2艘25800噸級沿海多用途船舶項目在18年運營期內,預計年均營業收入為5270萬元,年均凈利潤為1105萬元,在全投資(稅后)方式下,該項目投資回收期為6.06年,內部收益率為15.63%。相比之下,原項目預計稅后投資回收期為9.04年,稅后內部收益率為10.69%。
據了解,珠海港成功航運成立于2018年4月12日,由珠海港航運與成功網聯共同出資設立,注冊資本為3000萬元,其中珠海港航運持股51%,成功網聯持股49%。在合資公司成立后,成功網聯已經承諾將所承接的南北航線沿海運輸業務優先選擇珠海港成功航運作為承運商,并將每年為珠海港成功航運帶來穩定的鋼材海運貨量。
成立10年成為珠三角西部地區最大港航企業
2008年,珠海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經過逾10年的奮力拼搏,珠海港集團年吞吐能力從成立之初的3500萬噸提升至1.5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從44萬標準箱增長至231萬標準箱,2014年、2016年、2017年保持全國增速第一。在Alphaliner發布的“2017年全球集裝箱港口吞吐量排名”中,珠海港以227萬標箱列第73位。今年4月,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發布《2018年全球最具發展潛力集裝箱港口排名》,珠海港位列全球第7。如今的珠海港集團已發展成為珠三角西部地區最大的港航企業,資產規模從28億元增長至267億元。
珠海港集團多年來持續推進“西江戰略”,充分發揮珠海港既連接西江又靠近國際航道的龍頭門戶區位優勢,溯江而上找動力抓資源,找方向尋合作,發展中轉業務。2009年由珠海港集團牽頭發起的“西江港口聯盟”如今規模已達36家,開通西江駁船快線22條,遍及西江流域40多個卸貨網點。2018年,西江航運干線長洲船閘貨物通過量首次突破1.3億噸,同比增長33.4%。而經珠海港轉運西江的貨物累計達到4159萬噸、集裝箱吞吐量56萬標箱。耕耘多年的“西江戰略”為珠海港聚貨的效應正在日益顯現。
近日,珠海港成功完成10.2億元的非公開發行股票融資事項,所募集資金將用于港口設備升級和港航江海聯運船舶購置,是珠海港立足主業,向上下游行業延伸,建立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提升整體服務能力的有效舉措。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珠海港此次擬將募集到的部分資金,優先選擇廣西貧困縣造船廠用于內河駁船的建造。預計可帶動地方就業崗位400余個,創造稅收近3000萬元。此外還計劃利用建造的40艘內河駁船,以公司新接收的廣西桂平新龍港作為中轉,打造“原料進桂、桂貨出海”的低成本物流運輸通道,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并在未來五年內租用廣西藤縣等貧困縣籍的駁船,布局完成后預計平均每年支付駁船租金超6000萬元。
據了解,珠海港集團在已開通的25條西江駁船快線的基礎上,利用珠海港股份上市平臺啟動以非公開發行股票方式融資,募集資金用于內河駁船、海船購置建造項目,規劃在5年內達到擁有駁船50余艘,控制駁船200余艘,海船12艘,自有總運力達到46萬噸的運營規模,打造貫通沿海和西江的江海聯運物流大通道,實現向主動型港口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