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laveness推出“神奇”的干液貨切換船
2019-08-26 16:11:29
來源:信德海事網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運業內,我們曾聽說過“油改散”——亦即通過在船廠將此前的用于運輸油類液體貨物的船舶(油輪)改造成為干散貨船舶的操作。
而最近Klaveness推出了一種堪稱“神奇”的船舶,這種船舶她即是LR1型油輪,也是Kamsarmax型干散貨船舶,其能夠在油輪和干散貨船舶之間自由切換。
這條船舶的船名為MV Baru,船長約為228.34米,船寬34.5米,最大吃水14.82米,82425dwt,蘇新楊子建造,今年1月剛交付。
在船訊網提供的該輪的勞氏資料里我們看到,該輪的船型為bulk/oil/Chemical三用類型。 這種船型還被專門定義成為一個名叫CLEANBU的類型。
根據該公司官網發布的消息稱,本周,MV Baru第一次成功完成了從“濕貨”到干散貨的切換,也是該類型船舶第一次完成此種操作。
該輪上一航次從印度運輸了一整船石油貨物前往阿根廷,卸完貨后該輪進行了洗艙并從“油輪模式”(LR1-tanker)切換到了“干散貨船舶模式”(Kamsarmax bulk carrier),并在阿根廷裝載谷物前往亞洲。
船東公司表示,Baru輪在裝貨前完成了一系列的嚴格的貨艙檢驗,此外,洗艙結果也首次可以在在新Klaveness和DNV-GL開發的真實性檢測平臺上進行數字化檢測。”
該公司表示,由于這種船舶能夠在油散模式之間自由切換,該輪船東公司表示這將大大減少船舶空載天數,從而提高船舶的運營效率,達到了減少能耗減少排放的作用。
Klaveness表示:“比如僅就本循環航次而言,與其他的一般船舶相比,她估計可節省大約1200噸燃料。 ”“以及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約為3700噸,相當于每年約1000輛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
Klaveness介紹到,平均而言,一艘kamsarmax干散貨船舶如果南美洲東海岸裝載糧食,至少需要壓載航行(空載航行時需要注入壓載水因此稱為壓載航行)25天。 但是當我們裝載油類貨物后,一個航次只有大約2天的空載期。
而如果是一艘常規的LR1型油輪來完成這種航次計劃,其一般需要空載航行到其下一裝載港,而這樣的裝載港一般在波斯灣、北歐、地中;蛎罏车貐^,這就意味著至少需要空載航行2-3周的時間。
據了解,Klaveness目前擁有兩艘這種船舶,第三艘預計將在9月即將交付。
據了解,2015年Klaveness與新揚子造船簽署了5+4艘83500載重噸CLEANBU系列化學品組合船建造合同,總價值約為4.3億美元。 該系列船集油、散貨、化學制品三者“兼裝”,船長228.4米,型寬34.5米,型深23.2米,主機最大功率13000馬力,設計航速14節。 今年5月,Klaveness宣布執行在新揚子造船的備選訂單,增訂了2艘這種組合船。
